第65章 樊城未下,图谋襄阳(2/2)

“信原本打算,待攻心之策初见成效后,挑选部分真心悔改、愿意归家的降卒,施以思想教化,而后將他们放归襄阳城內。”

“一来可以宣扬我军仁德,二来也可在襄阳城內埋下伏笔,待我军拿下樊城之后,再配合城內力量,或可兵不血刃拿下襄阳。但昨日与庞德一番交谈,信改变了主意。”

关羽闻言,眉头微蹙。

这数万降卒,確实如一块巨石压在他心头。

他看向田信:

“德远之前的计策颇有可取之处,然也有放虎归山之风险。”

“那依德远之见,如今这数万降卒,该当如何处置?”

田信沉吟片刻,眼神中闪烁著思索的光芒。

“信斗胆提议,可將这些降卒分为两部分处置。”

“其一,信愿费些时日,亲自前往降卒营中进行动员与甄別。”

“君侯可知,汉中之战虽胜,然曹操退兵之前,曾裹挟大量百姓迁徙,导致如今的汉中,地广人稀,百废待兴,亟需大量人丁充实。”

“信欲尝试说服这些降卒中,愿意加入汉中军者,迁往汉中屯田垦荒。”

“我军可向他们郑重承诺:只要他们真心归顺,便可將他们悉数迁往汉中,编入屯田序列,分给他们田地耕种,助其安家立业,寻觅妻室。”

“如此,既能充实汉中人口,又能瓦解曹军军心,还能为我军增加劳动力,一举数得。”

“至於那些冥顽不灵,或是不愿前往汉中,依旧心向曹贼之辈,以及于禁、庞德这等重要囚犯,则可悉数押往江陵,严加看管。”

“我军可以此数万降卒及于禁、庞德为筹码,遣使向曹操公开提出交换襄阳!”

“君侯,此事当大张旗鼓,务必令天下皆知!”

“若曹操应允,则我军兵不血刃便可拿下坚城襄阳,此乃上上之策。若曹操不允……”

关羽浓眉一挑,沉声道:“曹操此人,『寧我负人,毋人负我』,其心性狠戾,视人命如草芥,恐怕多半不会同意以襄阳换取这些败军之將与降卒的性命。”

田信微微頷首,语气篤定。

“君侯所言极是。襄阳城高池深,粮草充足,其坚固程度远胜樊城数倍。若强行攻打,即便能下,我军亦必將付出惨重代价。”

“然,只要把樊城拿下,围困襄阳,使其成为一座孤城,对我军而言,並非难事。”

关羽闻言,讚许点头,这也是他现在猛攻樊城的原因。

这小子,是想以此攻心!

倘若曹操真的拒绝交换,那么消息传开,不仅是那些被押往江陵的降卒会心寒齿冷,便是曹军內部的士卒,乃至天下人,都会看清曹操的真实面目。

在他曹孟德心中,一座坚固的城池,显然比他麾下两员大將和数万士卒的性命更加重要。

这种认知一旦形成,对曹军士气的打击,將是难以估量的。

更妙的是,如果曹操真的出人意料地同意了交换,那更是皆大欢喜。

关羽捋著长髯,沉吟片刻,那双锐利的凤目中闪烁著讚许的光芒。

“德远此计,確有可取之处。攻心为上,使其自乱阵脚,方是上策。”

“只是,这一切都需待我军攻下樊城之后,方能施行。”

“眼下,当务之急,还是需先將这些俘虏妥善押送至江陵。此事,我意交由赵累负责,他为人稳重,当能胜任。”

田信立刻躬身接口道:

“君侯明鑑。运送並看押俘虏之事,非同小可,信愿从旁全力协助赵都督,確保万无一失。”

“在此期间,信也可著手对这些降卒进行初步的甄別,提前做好准备。还请君侯恩准!”

关羽闻言,心情畅快,朗声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期许。

“好!好一个田德远!有你相助赵累,此事必能稳妥推进!你便放手去做罢!需要任何支持,只管开口!”

“荆州军中,皆为你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