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黄忠託孤情,宝弓赠德远(2/2)
他的目光望向远方,眼神伤感。
“如今,老夫已修书族中。”
“让他们在族內寻一个资质尚可的后辈小子,过继到老夫名下。”
“也算……给我黄忠这一脉,留个念想,不至於彻底断了根。”
说到这里,他目光重新落回到田信身上。
“德远。”
“老夫……有一不情之请。”
“待此番荆州事了,天下稍定之后,可否请德远收下那孩子,做你的学生?”
“老夫观德远之学识,于格物经世之道,远非我这等久歷戎马之人可比。”
“若能得德远这般大才悉心教诲,那孩子將来必定能成大器!”
他语气充满了对田信能力的信任,以及对后辈未来的殷切期盼。
田信心中微微一震。
他清晰地感受到了这位沙场老將內心深处,那最柔软的寄託。
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站起身。
“老將军言重了!”
“能得將军如此信任,是田信天大的荣幸!”
“將军儘管放心!待荆州事了,信必定將令侄孙视若己出,倾囊相授!但凡信所知所学,绝不敢有半分藏私!”
听到田信这不带丝毫犹豫的承诺。
黄忠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终於露出了释然的笑容。
眼中满是感激与欣慰。
“好!好啊!如此,老夫便放心了!彻底放心了!”
他仿佛瞬间卸下了一个压在心头多年的沉重包袱,整个人都轻鬆了不少。
“走!德远,隨我来!”
黄忠精神猛地一振,起身便带著田信向后院走去。
后院是一片相当开阔的空地。
一侧整齐地立著几个箭靶。
靶心处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箭孔,深浅不一,足见主人平日练习之勤。
这里,显然便是黄忠平日练习箭术的地方。
黄忠走到墙边,从武器架上取下一张看似寻常,却保养得极好的硬木长弓。
弓身古朴,並未雕琢过多华丽的纹饰。
但握在手中,沉甸甸的,充满了惊人的力量感。
“德远,老夫也没什么太好的东西相赠。”
黄忠將弓递到田信面前,脸上带著爽朗的笑意。
“便將这张我平日练习所用之弓,赠予德远。”
“权当……是老夫为那孩子提前备下的一份心意,亦是对先生未来悉心教导的感激,还望德远不要嫌弃才是。”
田信连忙推辞:“老將军,这如何使得……”
黄忠却不由分说,直接將弓塞到了他的手中。
力道沉稳,不容拒绝。
“老夫知道,先生不通武艺。”
黄忠看著田信,眼神变得格外深邃起来。
“然,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內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
“《礼记》有云,射以观德。”
“射箭,不仅仅是战场杀敌之技,更是古之君子六艺之一。”
“乃是修身养性,锤链心志的不二法门。”
“先生身负匡扶汉室之重任,將来必定要面对无数艰难险阻,心志之坚韧,尤为重要。”
“閒暇之时,或可习练此道。不求百步穿杨,箭无虚发,但求能平心静气,磨礪意志。”
“於国,於己,皆有裨益。”
说著,黄忠又从怀中,取出一卷用细麻绳仔细系好的竹简。
“这里面,是老夫一生习射的心得体会,也算不得什么高深秘籍,只是一些粗浅的感悟罢了。”
“先生可留作参考,將来也可代我,传授给那孩子。”
田信接过那张沉重的硬弓,又接过那捲凝聚了老將一生心血的竹简。
他仿佛能清晰地感受到老將军那份坦然面对生死,却又无比渴望將毕生所学传承下去的决心。
“老將军……”
田信只觉得喉头有些哽咽,千言万语涌上心头,最终只化作一句无比郑重的承诺。
“信,谨遵將军教诲!定不负將军所託!”
黄忠欣慰地点点头,用力拍了拍田信的肩膀。
“好了,不说这些沉重的话了。”
他脸上重新恢復了那股属於沙场宿將的豪迈与爽朗。
“老夫后日便要启程,走水路,先往上庸。”
“主公调拨精骑的军令,想必已快马送至汉中。”
“待我抵达上庸,与骑兵匯合,再整合上庸当地兵力,便可蛰伏待机,寻觅战机了!”
“信,在此预祝老將军此去,旗开得胜,马到功成!”
田信诚心实意地祝福道。
“只是……还请老將军务必保重身体,切记医师叮嘱,万勿过度劳累,凡事以稳妥为上。”
黄忠闻言,发出一阵更加爽朗的大笑。
“哈哈哈!放心!老夫这把老骨头,还硬朗得很!”
田信再次躬身一礼,这才辞別了黄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