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江陵督农都尉(1/2)

江陵督农都尉?!

群臣闻言,不少人眉头微不可查地皱了一下。

这官职品秩不高,约莫比两百石,甚至还不如一个县令。

可这“江陵”二字,加上“督农”的权责,就完全不同了!

江陵是荆州腹心,南郡重镇。

督导江陵农事,那几乎就等同於督导整个南郡,乃至小半个荆州的农事!

这直接关係到荆州前线的钱粮命脉!

这权力,可绝不算小!

更要命的是,这是主公刘备,亲自开口任命,亲自当著满朝文武的面引荐!

一个名不见经传,毫无根基的年轻人。

就凭著捣鼓出两样新奇农具,就能一步登天,直接空降到如此要害的位置上?

黄权站在堂下,心中念头急转。

他刚刚才被主公纳入律法修订的核心圈,此刻再看这位田信,之前的些许不满早已压下,转而变成了好奇。

军师如此看重,主公亲自引荐,此人绝非仅仅懂得农具那么简单。

看来,日后需多加留意此人动向。

一时间,堂下眾人心思各异。

投向田信的目光,变得无比复杂,充满了审视、不解、探究,甚至还有几缕掩饰得不太好的嫉妒。

这小子,真有那通天的本事?

还是说……仅仅因为他是军师诸葛亮的人?

刘备似乎早已料到眾人的疑虑,脸上笑容不减,温和地补充了一句。

“田信虽年轻,然深得军师悉心教导,于格物、农桑、器械之道,確有独到之处。”

“其才足以利国利民,非同凡响。”

“此番任命,仅仅是一个开始,一个让德远施展才华,证明自己的舞台。”

刘备的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若其能在江陵做出实绩,立下功勋,备,定不吝封赏!”

“望诸位同僚,勿要因其年少而心生轻慢。”

“当以国事为重,勠力同心,通力协作。”

这话,既是敲打,也是期许,更带著一股不容置疑的维护之意。

黄权等人相互递了个眼色,心中对这个突然冒出来,一步登天的农事奇才,充满了审视与不解,但主公金口已开,谁也不敢再当面多说什么。

朝会继续进行,但所有人都清楚,从今天起,成都官场多了一个需要重新掂量的人物。

田信,田德远。

而田信,静静地站在堂下,感受著从四面八方投来的,那些或好奇、或质疑、或审视的目光。

他心中瞭然。

从这一刻起,他在这风云变幻的三国时代,才算是真正迈出了属於自己的第一步。

刘备见该交代的都已交代清楚,便挥了挥手,宣布散会。

“今日议事已毕!”

“诸位各司其职,务必戮力同心,共克时艰!”

群臣躬身领命,各自怀著复杂的心情,如同潮水般缓缓退出正堂。

刘备却目光一转,叫住了正准备隨人流离去的田信。

“德远,且留下。”

待眾人散尽,偌大的正堂只剩下刘备、诸葛亮和田信三人。

刘备走到田信面前,脸上带著温和亲切的笑意。

“江陵督农都尉,只是权宜之计。”

他的声音放低了些,带著一种推心置腹般的亲近感。

“这只是一个让你名正言顺,前往荆州的身份。”

刘备看著眼前的年轻人,目光深邃。

“你真正的担子,远不止於督导农事那么简单。”

“未来,匡扶汉室,再造乾坤的重任,还需要你,与孔明一同,殫精竭虑,並肩前行。”

他伸出手,重重地拍了拍田信的肩膀。

“此去荆州,路途遥远,前线战局亦多变数,可有何准备?”

田信心中一暖,清晰地感受到刘备那份真挚的信任与关怀。

他深深躬身道:“回主公,信已有所准备,只待出发。”

“只是……”田信略微迟疑了一下。

“信欲製作几件防身应急之物,或许……需要一些特殊的材料,不知可否……”

刘备闻言,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当即大笔一挥。

“准!”

“需要何物,你只管去府库、去工坊支取便是!”

“无需有任何顾忌!一切用度,都记在备的帐上!”

刘备的目光变得格外认真。

“万事,以自身安全为上!切记!切记!”

田信心中感动,再次郑重长揖及地。

“信,领命!谢主公厚爱!”

从左將军府出来,田信並未立刻奔向府库或是工坊。

他的脚步匆匆,径直回了诸葛亮的府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