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雷霆手段定盐铁(1/2)

次日清晨,成都左將军府衙的议事厅內,空气仿佛凝结成了冰。

官员们分列两侧,或低头沉思,或交头接耳,神色各异,唯有那份压抑的肃静是共通的。

阳光透过高窗,斜斜地洒在冰冷的青石地面上,却驱不散厅內的寒意。

厚重的木门缓缓开启,发出沉闷的吱呀声。

诸葛亮一袭素袍,步履从容地走了进来。

他面色平静,眼神一如既往地深邃,仿佛昨夜的风波未曾在他心中留下丝毫涟漪。

目光扫过全场,所有窃窃私语瞬间消失。

“诸位。”

诸葛亮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了议事厅的每个角落。

“昨夜,蜀郡赵氏家主赵建,纠集家奴私兵,衝击官仓,焚烧工坊,意图不轨。”

“幸得將士用命,及时弹压,叛乱已被平定。”

此言一出,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

官员们脸上写满了震惊与难以置信,嗡嗡的议论声再也无法抑制。

诸葛亮微微抬手,示意肃静。

几名甲士抬著数个沉重的木箱走入厅內,重重放下。

箱盖打开,里面赫然是明晃晃的刀枪、制式弓弩,以及大量打磨好的盔甲叶片。

更有甚者,还有几封用特殊蜡封的密信。

“此乃从赵家隱秘庄园地窖中搜出之物证。”

“私藏军械,数量惊人。”

诸葛亮拿起一封拆开的密信。

“此乃赵家与南中势力往来之信函,言辞曖昧,图谋不轨之心,昭然若揭!”

铁证如山,议论声渐渐平息,转为倒吸凉气的声音。

不少与赵家素有往来的益州本土官员,脸色变得煞白。

田信站在诸葛亮身后不远处,静静地看著这一切。

他心中暗道:

“杀鸡儆猴,雷霆手段。接下来,才是真正的重头戏——触动整个益州本土势力核心利益的盐铁官营。”

就在眾人心神未定之际,诸葛亮话锋一转。

“赵家覆灭,其根源在於贪婪无度,侵占国利。”

“益州盐铁之利,长期为私家所把持,劣盐价高,劣铁充斥,民生困苦,军备堪忧。”

“为固国本,充府库,利百姓,强军备,亮意,仿效先汉,推行盐铁官营。”

他將一份早已准备好的详细方案,递交给身旁的吏员传阅。

盐铁官营!

这四个字比赵家叛乱更具衝击力,直接触动了在场许多人的根本利益。

短暂的沉寂后,蜀郡从事杨洪排眾而出。

汉中前线战事正酣,刘备倚重的益州派代表人物黄权隨军出征,杨洪此刻便成了本土势力的领头羊。

他躬身一礼,语气带著几分沉重与恳切。

“军师雷霆手段,肃清叛逆,吾等敬服。”

“然盐铁官营,事关重大,涉及无数家族生计,且行之有年。”

“骤然变更,恐引发地方不安,是否可暂缓推行,容从长计议,寻求更稳妥之法?”

杨洪的话音刚落,他身后的几名益州籍官员,如费诗、邓贤等人,立刻出声附和。

“杨从事所言极是,盐铁之事,牵涉甚广,还请军师三思。”

“仓促推行,与民爭利,恐致人心浮动,於大局不利。”

一时间,厅內气氛再次紧张起来,形成了涇渭分明的两派。

田信心中暗忖:

“来了,真正的交锋开始了。盐铁,这可是触动了益州本土豪族最核心的利益蛋糕。”

诸葛亮神色不变,目光平静地扫过杨洪等人。

“盐铁乃国之重器,民生之本,军备之基。”

“將其掌握在国家手中,方能统筹调配,稳定物价,惠及万民,而非让少数豪族囤积居奇,牟取暴利。”

“赵家私藏军械,勾结外敌,难道还不足以说明,放任豪族掌控战略资源,会带来何等祸患吗?”

他语气平缓,逻辑清晰,句句直指要害。

“官营並非与民爭利,而是抑豪强,利万民,强国家!孰轻孰重,诸位心中自有公论。”

杨洪等人据理力爭,双方引经据典,唇枪舌剑,互不相让。

田信默默旁观,他虽未发一言,但作为曲辕犁、新式翻车等新政的直接推动者,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旧有势力的一种无声挑战。

眼看辩论陷入僵局,诸葛亮再次挥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