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史莱姆收集(1/2)

伊泊尔在真菌自助餐和明光岩之间两头跑,爽吃了一两天时间后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真菌在它体內生长得越来越多了。

但这似乎並不是一件坏事。之前也提到过,这不是普通的真菌,这是菌虫,菌虫是特殊的真菌生物,能跑能跳的,大量不同的菌丝甚至形成了它们的甲壳和肌肉……是的,伊泊尔发现,这些在它体內生长的菌丝,似乎形成了类似肌肉纤维的东西。

它將自己的胶质填充进这些菌丝之间,再度发力的时候,就感觉自己终於能“劲儿往一处使”了,明明身体的绝对力量没有上升,但输出功率却成倍增加。

不过,它必须將这些菌丝正確地排列起来,然后才能藉助其进行发力,否则的话,生长的菌丝反而可能会限制和干扰它的行动,每次想要运用菌丝肌肉,都得將其排列、梳理老半天,怪麻烦的。

伊泊尔想了想,索性將自己体內这些菌丝全都收束起来,梳理过后捲成一团放置於自己身体的核心当中,平时就那么收著,必要的时候再展开来。

此外,还有一件事倒是让伊泊尔稍微有些苦恼。

那就是进阶材料的事情。

准確来说,是“擬態对象的身体组织”这个材料。

露比自己並非是变形者,因此对变形者的进阶细节也不是特別熟悉,只是大概地一提。但伊泊尔在这里面发现了一个细节——进阶时它要用到一堆材料,什么车轮利刃厚皮之类的,但別的其实都只是拿来走个过场,仅仅是借用其代表的概念,因此仪式结束后,那些材料並不会被损耗掉,该怎么样就还是怎么样。

唯独“身体组织”这一材料,是会真的被直接消耗掉的。这是进阶时的主材料,会被献祭给职业者自身,隨后获得的【深度擬態】能力就是从这其中来的。

所以伊泊尔猜测,献祭材料的不同,可能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就拿史莱姆来说,虽然在一般人眼里,所有的史莱姆都差不多是一个样子,但实际上,史莱姆是个非常庞大的大类,其下一共有六个不同的子类。

也即胶质怪、饕餮怪、百变怪、赭冻怪、共生怪和元素怪。

其中,胶质怪最擅长的事情就是分泌腐蚀性的强酸,体內的酸液就是胶质怪的杀手鐧……平平无奇,没什么亮点。

擅长吞噬的则是“饕餮怪”子类,比如什么噬肉体、饕餮肉瘤,这类泥怪普遍拥有强悍的肉身和强大的消化能力,活著只为了进食与增大,食谱很广泛,什么都能吃,什么都能吸收。另外从分类上来说,饕餮怪其实就是个垃圾筐,一般大家要是发现了一种新品种泥怪,不知道怎么分类,就將其定义为饕餮怪……反正就是吃吃吃爬爬爬。

百变怪则顾名思义,长於变形和偽装。有一些百变怪其实是比较低等的,像是什么陷阱怪、宝箱怪,只能偽装成特定的几种样子,骗人过来,然后再进行袭击。

还有一些则厉害了,不仅能通过变形来欺骗对手,还能將自己那千变万化的身体作为武器,比如变出大量的肢体进行攻击,甚至是模仿其它生物的造型,变化成各种强大的魔法兽,乃至巨龙。

赭冻怪名字听上去比较奇怪,其实代表性的能力就是分裂。这种史莱姆的生命力比较顽强,即便被砍成了好几截,每一截身躯都还能独立存活,变成新的史莱姆。

共生怪的能力也很容易从名字上推测,这种泥怪一般本体比较弱小,但是可以和其它生物共生在一起,比如常见的黏菌怪,就是和大量真菌、毒蕈完美共生在一起,这种泥怪本身甚至没有消化能力,完全依靠吸收真菌消化代谢后的废料来生存。

还有一种共生怪则是另一个画风,会钻进宿主的身体里,对宿主进行强化,有些甚至会操控宿主的心智。

最后的元素怪,则是一种半泥怪半元素生物,像是什么熔岩泥怪、流水泥怪、电浆泥怪,基本上听名字就知道是个什么东西。

不过,这种分类並不是绝对的。对泥怪的分类实际上是人们的归纳总结,而许多强大的泥怪,往往会同时具有多种不同子类的能力,像是【巢主赭冻怪】,就同时具有饕餮怪、赭冻怪和胶质怪的能力。

但伊泊尔並不是那种强大的巢主赭冻怪,而仅仅是一只黑布丁史莱姆,属於胶质怪的分类。

而黑布丁那点儿可怜的变形能力……与其说是变形,还不如说是形变。

想想也知道,每一种史莱姆子类擅长的东西都不一样,那怎么可能会得到相同的结果呢?

而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伊泊尔就要考虑搞个好一点儿的材料了。

它用自己的身体组织作为材料,的確能满足进阶需求,但这不足以让它掌握新的能力。它仍然是个普普通通的胶质怪,没什么特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