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风波再起(2/2)

李副厂长看著窗外,轧钢厂高耸的烟囱正冒著黑烟。

他不是要保林皓。

他是要维护厂里的秩序,维护他李某人的权威。

易中海,触碰到了他的底线。

调查组的行动,如水下的暗流,悄无声息。

他们没有先找易中海,而是从最普通的技术员和年轻工人开始。

起初,很多人还顾虑重重,不敢多说。

但当调查员拿出“保证谈话內容绝对保密”的承诺后,压抑已久的怨气,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易师傅?他技术是好,可就是太霸道。”一个年轻的钳工小声说,“上次我提了个改进夹具的法子,能省不少力气,他看了一眼图纸就给扔了,说我瞎耽误工夫。”

“还有我,”另一个车床工接话,“我发现一种新的走刀路线,能提高零件光洁度。报告打上去,被他压了快半年,最后不了了之。”

“他对我们年轻人都这样,对林技术员,那就更不用说了。”

调查员敏锐地抓住了关键。

“哦?详细说说。”

很快,调查员找到了林皓。

他们没去办公室,而是在车间一个僻静的角落里,以“了解技术攻关情况”为由,开始了谈话。

“小林同志,听说你之前提交过一个关於钻头材质改良的方案?”调查员开门见山。

林皓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隨即又有些不好意思。

“是有这么回事。不过那都是些不成熟的想法,让领导见笑了。”

“我们想看看原始的方案报告,可以吗?”

“当然可以。”林皓显得很配合,“不过,这事儿都过去了。易师傅经验丰富,他觉得我的方案太冒进,压下来也是为了生產安全考虑,我能理解。”

他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像是在为易中海开脱,又不动声色地证实了“方案被压”的事实。

他回到办公室,从柜子里翻出一份写得详尽无比、数据充分的报告,交给了调查员。

那份报告,被他用空间里的知识重新润色过,其前瞻性和可行性,远超这个时代的技术员水平。

调查员拿著报告,如获至宝。

他们都是懂行的人,一看就知道这份报告的价值。

而这样一份极具价值的方案,却被易中海压了下来。

原因,不言而喻。

证据,一条条匯集到了李副厂长的桌上。

拉帮结派,打压新人,利用职权阻挠技术革新。

每一条,都足以让易中海喝一壶。

易中海被叫到了厂部。

他走进李副厂长的办公室时,心里还存著一丝侥倖,以为只是院里的那点破事。

“厂长,您找我?”

李副厂长没有看他,只是把那份关於钻头改良的报告,推到了他面前。

“老易,你看看这个。”

易中海拿起报告,只看了一眼,脸色就变了。

“这是林皓那小子瞎搞的东西,不切实际……”

“不切实际?”

李副厂长打断他,声音冰冷。

“技术科和总工办联合评估过了,这个方案,至少能把咱们厂的钻头损耗率降低百分之三十。你说它不切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