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林皓再晋升(1/2)
“各位前辈,我研究了一下我们厂现有的轴承生產工艺流程,也对比了一些国內外的相关资料。”
他顿了顿,语气不卑不亢:“我个人认为,在轴承钢的成分微调、热处理工艺的精细化控制,以及后续的研磨工序上,我们或许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他指著图纸上的一处:“比如这个淬火环节,如果我们能將温度控制精度再提高零点五个百分点,並调整冷却介质的配比……”
林皓侃侃而谈,將从空间兑换的“未来工业生產流程优化方案(残缺)”中的相关知识,巧妙地融入到自己的分析和建议中。
他没有直接拋出完整的超前方案,而是针对现有工艺,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点。
老技术员们起初还带著审视的目光,渐渐地,他们的表情开始变化。
有的皱眉思索,有的微微点头。
另一位姓张的老技术员,是厂里热处理方面的权威,他推了推眼镜,仔细看著林皓的图纸。
“你这个关於二次回火温度梯度的设想……有点意思。不过,改动这么大,对设备的要求很高,风险不小啊。”老张沉吟道。
“张工说的是。”林皓点头,“所以我建议,我们可以先进行小批量试製,用数据说话。如果效果不理想,我们再调整方案。”
“嗯,小批量试製倒是可行。”王工也鬆了口。
接下来的几天,林皓几乎泡在了实验室和车间。
他与老技术员们一起,一遍遍调整参数,改进设备,分析数据。
那些老专家,起初或许还有些倚老卖老,或者对林皓的年轻心存疑虑。
但当林皓提出的一个个精妙构想,在实验中得到初步验证后,他们的態度也悄然发生了转变。
从最初的观望、挑剔,到后来的认真探討,甚至主动配合。
一周后,第一批採用新工艺试製的轴承样品出来了。
检测报告摆在李副厂长和攻关小组面前。
检验科的小刘,激动得脸都红了。
“厂长,各位师傅!林技术员成了,新样品的耐磨性比老產品提高了百分之三十五
精度也达到了优等品標准,合格率更是从过去的百分之八十,提升到了百分之九十八。”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隨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李副厂长拿起一个新轴承,对著光仔细端详,脸上笑开了。
他用力拍了拍林皓的肩膀:“好小子,干得漂亮!你为厂里立了大功。”
很快,全厂职工大会在工厂大礼堂召开。
礼堂里人头攒动,主席台上掛著“技术革新表彰大会”的红色横幅。
李副厂长站在主席台中央,手握麦克风,声音洪亮,传遍整个会场。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表彰大会,是为了庆祝我们厂在技术攻关上取得的重大突破。”
台下掌声雷动。
李副厂长摆了摆手,继续说道:“『红星牌』轴承的质量问题,困扰了我们很多年。
现在,这个问题终於得到了解决,我们的新轴承,不仅性能大幅提升,生產效率也提高了近两成。”
他话锋一转,目光投向台下的林皓。
“而带领我们取得这次突破的最大功臣,就是我们年轻的技术员——林皓同志。”
聚光灯打在林皓身上,他平静地站起身,向大家点头致意。
“为了表彰林皓同志的突出贡献,经厂委会研究决定,並报请上级批准,”李副厂长提高声音,“破格提拔林皓同志为工程师助理,享受工程师待遇。”
“哗——”
台下瞬间炸开了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