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谁提议,谁负责(2/2)
贾环歪了歪头,问道:“你有什么消息么?”
陈翊笑道:“都吃了你家饺子了,可不得有么?”
贾环也跟著笑了笑。
陈翊道:“你不知道,你们这些神仙斗法,都是我们这群小修遭殃。
联繫六部,互相通信,彼此透露。
上次你们在陛下前面,不是各有奏对么?”
贾环点了点头。
陈翊的身子微微后倾,嘴角勾出笑,儘管他藏得很好,但还是透露出了他鄙视的態度。
他对贾环道:“我们想了很久,综合各奏对,还是勃海那边上的摺子,最后商定了一版摺子。
上到了养心殿,陛下留下,指名道姓的跟我们说,除了你的规划,其余各人规划最后都会追责各人。
工部不是问你漕工怎么办了吗?
当时想的是把漕工调去船坞、作坊等。
工部想的是打散漕工,一部分南迁,一部分充军,还有一部分按你说的继续做工。
既然上的摺子里这部分是工部的意思,到时候预算就让工部核算,最后和预算合不上,陛下便去找工部。
谁也不想担这个责,生怕你给他们干坏了。
最后的意思就是按你的想法做,他们不过给些建议。”
贾环听闻陈翊的话,也和陈谢一样,笑了。
陈翊举起酒杯:“陛下还是体谅你的。
这可比便宜行事好多了。
这样提前都说好,等你到了登州,给你的弹劾也能少些。
毕竟现在不说,將来可不好张嘴了。”
贾环对著皇宫方向举了酒杯,饮下。
陈翊跟著饮下。
“好了,我算是提前给你报了喜,混上了你定国府的饺子吃。”
陈翊跟著对贾环道:“之后万事小心。”
“多谢。”
贾环没让陈翊空手走,给他带了不少礼物。
第二天,果然如陈翊所言,陛下召了贾环进宫。
这次皇帝的话说的很明白。
不搞“先礼后兵”那一套。
而是“丑话说在前头”。
定下来谁提出谁负责的规矩,然后让各官员启奏。
此时不提的话,过后再提,皇帝便先问怠慢之罪,再听諫言。
如此一来,眾大臣一番度量,哪怕和严阁老是故旧,也都不再提了。
由兵部苏允泽打头,承认道:“臣之所提,唯建议尔,定国公博识英断,自有分晓。
此议唯望略宽定国公繁忙尔。”
其余大臣纷纷附和。
皇帝看向了贾环。
虽然没了各大臣肘。
但是,事之成败,便全繫於贾环一身。
而贾环依旧恭敬跪下,沉稳答应。
皇帝留下来各大臣的“建议”,遣散了他们。
跟贾环商议了具体细节,其中就有贾环登州住宅的问题。
將前青州节度使的院子收拾了出来,给贾环去住。
相比定国府小了不少,算上僕人等,大概能带五十人。
贾环心中有数。
最后也定下来了时间,二月初十齣发。
商议到天色渐晚,贾环才从宫里出来,回到了定国府。
回到后院,林黛玉问道:“又是友好交流?”
贾环道:“事情定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