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新时代(1/2)

烈武七年三月的紫禁城,新铺就得琉璃瓦上的残雪还没化尽,奉天殿內正进行著一场庄重的仪式。

朱慈炯將一枚刻著 “监国之宝“ 的金印郑重交到十三岁的朱和塳手中,小少年面容平和又庄重,没有丝毫的混乱。

“和塳,“ 朱慈炯的手掌按在好大儿健壮的肩膀上,“朕此次亲征准噶尔与西域,京畿政务尽托於你。”

“你且谨记,诸般大政已大略安排妥当,你无须多加干涉,更多的是多看多学,尤其是政务方面,莫要像为父这般偏执於军略。“

朱和塳单膝跪地,接过金印时指尖微颤,却用沉稳的声线应道:“父皇放心,儿臣必效仿仁宗监国故事,守好大明基业。“

“嗯,父皇只是不喜政务而已,儿臣可是知道的,诸多於国於民有利的大事,可都是您推动的呢。”

“儿臣必以父皇为榜样,寻出一帮英才助我,政务方面抓好方向和大略,军略方面么,也得为大明开疆拓土。”

朱慈炯有些无奈,心中暗暗琢磨起来,这些年带著好大儿走南闯北,是否把这小子的心也带野了?

“唉,放眼看世界才是正確的,总不能让好大儿一生困在紫禁城里,那也太他么的可怜了,岂非既是皇帝,又是某种意义上的囚徒。”

朱慈炯特意细细打量了好大儿一番,觉得这小子怎么看也不像是“瓦剌留学生”,这才彻底放下心来。

殿外传来鑾铃响动,董军与袁义已率领三万五千禁卫一军將士早已整装待发,要去边疆为国建功,也搏出自身的功业。

“启驾!“朱慈炯终於告別眾臣,径直跨上神俊的战马,马蹄铁与路面摩擦出清脆的嗒嗒声。

这支肩负著光復汉唐故土的精之师锐,即將沿著倭国、越国等国的战俘用血肉铺就的“大明国道”,直奔位於大草原上的蒙古省锡林郭勒。

四月初,广袤无垠的锡林郭勒大草原草色渐青,兀尔特和袁礼率领著陆四军三万五千將士正翘首以盼。

当禁卫一军的龙旗出现在大草原远端时时,將士们顿时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建功立业的热切溢於言表。

“陛下,好些年未见龙顏,您自然风采依旧吶!“ 兀尔特、袁礼和眾將翻身下马,热切的寒暄著。

朱慈炯微笑頷首,朗声开口道:“倒是诸位爱卿和將士们辛苦了,久经风沙吹拂后略显沧桑嘍!”

“不过!”他骤然拔高了音量,非常欣慰的讚赏道:“將士们也更显彪悍了,为国征战的渴求朕也深刻感受到了,非常好,朕心甚慰吶!”

“嘿嘿嘿,臣等谢过陛下夸奖,此番征战將士们期待已久,我们的刀枪早已饥渴难耐!”兀尔特、袁礼笑著道。

董军、袁义等禁卫一军將领们,亦是深有同感的纷纷点头,久经战阵的他们也是憋了两年多,再不发泄出来可要憋疯了。

朱慈炯旋即在眾人簇拥下,步入中军大帐,偌大的沙盘上用黑色小旗標註著喀尔喀蒙古各部的势力范围和营地所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