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他竟然还活著呢?(1/2)

张煌言沉吟半晌,在反覆斟酌著如何陈述之后,这才缓缓开口:

“太子殿下,如今大明再度雄起,已光復三省之地,又下缅甸千里之国,兵威可谓无敌,声威亦振天下!”

“凡事名不正则言不顺,微臣觉得,此时已是太子殿下登基称帝的时机了,此事不宜过於迁延。”

“殿下儘速登基,振臂一呼,必然令天下抗清义士应声云集,如此更能匯集天下之力,一鼓廓清宇內剿灭韃虏,早日恢復中华。”

张煌言说的情真意切,他是真心希望皇太子早登大宝,朝中百官亦是有志一同!

当然了,百官们的意愿,其中更多是期盼新皇登基后奖赏天下,能够让眾人升官发財的意思。

朱慈炯倒是另有想法,他毫不迟疑的回绝了这个奏请:

“张爱卿,此事孤王另有设想和安排,短期之內並无登临至尊帝位的打算,只要等到明年再议!”

他说到此处,看到张煌言有些失望之態,於是继续细细解释道:

“首先吧,孤王並不需要急急登上那个位子,孤王继承大位的正统性是毋庸置疑的,不像那些藩王爭权那般赶紧爭个名分。”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其次,太祖爷当年基本统一了南方,开始大举北伐並不断取胜时,方才顺应天意人心登基称帝,作为太祖后裔,孤王不可落后。”

“最后,孤王与李定国、罗伦等人商定,他们在五月底六月初完成军队训练后,將以“永历帝”反攻的名义杀回云南!”

“嘿嘿,孤王很好奇,韃子朝廷得到这个消息后,他们有限的机动兵力,是调去云贵还是调来江南呢?”

朱慈炯的一番话,令张煌言既是佩服万分,又是哭笑不得!万万没想到,皇太子能忍住登基为帝诱惑,继续利用了朱由榔一把,继续挖大坑来祸害韃子。

不过他也认真思考了朱慈炯所言,沉思良久之后,认为皇太子言之有理,確实不用著急。

他略微调整了一下情绪,然后开始匯报第二件大事,他有绝对把握此事必然会通过:

“第二件大事,微臣奏请殿下儘早大婚,最好能在出征之前进行!咳咳,最好儘早诞下龙子,如此大明方国本稳固。”

张煌言略微有些尷尬,不过还是坚持说了出来,颇有一些老人家催婚催生的感觉。

对於这个諫言,朱慈炯当然是非常赞同的,毕竟这个年头的医疗条件可不像后世那么发达,有个继承人总归使皇朝事业后继有人。

於是他把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了张煌言,令他选定黄道吉日,筹办大婚的典礼。

不过他又反覆强调,大婚当从简,费用也当严格控制,现在还在乱世战时,不宜大操大办。

这件大事敲定后,张煌言的心情大为好转,於是继续和朱慈炯討论后续事项!

第三件事是关於商税的,他根据大明商业的运行情况,提出根据不同商业主体徵收不同税赋的建议:

从事海上贸易的,营业额巨大且利润丰厚,一律徵收三成赋税;城乡百姓为了生计,自行摆摊等弄得小买卖,原则上不予徵税;其他的商业活动,则统一徵收两成的赋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