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钢铁龙骨?(1/2)
朱慈炯亲征缅甸大胜返朝后,先是抽出时间陪伴佳人以解漫漫相思之苦,好好犒劳了自己一番。
巧遇了西尔万.沙逊后,又和殷齐山细细商量和反覆推敲,针对西洋人和一赐乐业人,搞出了一些“谋划”並开始实施。
两件事情处理完毕后,朱慈炯並没有急著立即处理政务,而是通过累积的情报、奏报等,先了解半年中的各方变化。
整整费了三天时间,这才掌握了各方信息和情况:李时茂从北京城传来的秘密情报、姜光军从湖北传来的与韃子大战的情况、张煌言和陈永华治理地方的状况及宋应星带领的研究进度等......
这一日,朱慈炯也没事先通知,在袁礼兄弟的护卫下直接来到了科学院,了解科学院各项研究工作的进展。
结果他兴冲冲的到了大明皇家科学院后,只见到了毕登翰和毕登辅,以及戴梓小朋友。
一番询问之下,才了解到原来是宋应星带著张继孟、戴苍等人,早早赶去了南京造船厂指导工作了。
原来在朱慈炯率兵出征后,宋应星根据眾人特长做了简略的分工,毕登翰和毕登辅及戴梓负责火炮、火銃的改进、仿製。
他自己亲自带著张继孟、戴苍等人,以及一些经验丰富的造船大匠,负责海军战船的研究和製造。
宋应星按照朱慈炯规划的两种船型,在仿製郑家的三桅炮舰时没有任何障碍,同时开工建设了四艘,將在年底完工。
他们在定型二级战列舰时,了整整两个月反覆研討和修改图纸,方才定下了战舰施工图,原本可以立即开工建设的。
宋应星反覆权衡后,下令首批四艘战舰先开工建设三艘,仍然按照传统方法製造:以巨木为战舰龙骨!
至於首批战舰的第四艘战舰,则等他亲自前往马鞍山、芜湖亲自考察了钢铁製造水平后,最终確定以精钢为龙骨来製造。
宋应星定下这个决策后,亲自带领造船大匠们,按照缩小百倍的比例,製造出一艘小型试验船进行各种测试,发现各项性能完全不弱於巨木所造。
於是在今年四月底时正式开始开工建造,不过因为是首次採用新技术造船,宋应星和戴苍、张继孟等人便整日泡在造船厂,隨时隨地的解决匠人们在战舰建造中遇到的问题。
只有宋应星每隔数日返回一次科学院,指导和解决毕登翰、毕登辅及戴梓在研究製造火炮、火銃上遇到的问题。
朱慈炯听著毕登翰的细细介绍,他的心中不禁一愣,一度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用钢铁製造战舰的龙骨?!
他不確定的反覆追问毕登翰,都得到了確定的回覆后,他的脑海中顿时充满了无边无际的问號。
於是他也顾不得询问火炮火銃的研究进度,便带人匆匆赶往了南京造船厂,他心中有无数的疑问,须找宋应星问个明白。
半个时辰后,纵马扬鞭一路疾驰的朱慈炯,终於来到了位於长江之畔的南京造船厂,它在大明南京龙江宝船厂的原址上重建的。
在此重建原因无他,这一带河汊纵横、且直通长江,具有造船的天然和地形优势。更关键的是,这里建有大型造船作塘(船坞)八条,从北到南平行並列,略微整修后便可投入使用。
朱慈炯一行人匆匆来到船厂区域,在森严的守卫处登记后,这才顺利的进入了庞大的造船厂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