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北路对峙,南路消息!(1/2)

大军横扫之下,宜都、宜昌、当阳、安远诸府县的韃子绿营兵,或被击杀、或被收编,彻底消失不见。

其后,双方略作沟通,就此后军略达成一致:

兀尔特、贾克章和叶玄著带领陆三师万余人,及原荆州绿营参將马前程领原荆州绿营五千人,驻扎在当阳城。

姜光军和董军,带领陆二师万余人,及甘辉水师万余人,驻扎在沿江的宜昌城及周边。

郝摇旗领夔东兵力一万人,则驻扎在宜昌下游的宜都!

刘体纯则带领著夔东兵一万人、原荆州绿营兵五千人、新收降的宜昌等地绿营兵约五千人,快速返回上游巫山前线防守。

大明的各路兵马確定驻防之地后,毫不停留的开始加固城防,以免对韃子的重兵攻破。

只可惜天气过於寒冷,船队携带的水泥暂时没了用武之地,反而是提前预製好的水泥板,发挥了一些作用。

就在大明各路兵马忙於加固城防时,岳乐的率领的大军,终於出京城、过山东、经河南,进入湖北后进入了武昌府。

他们在行军途中,得知荆州府已被明军攻破,岳乐忧虑敌情不明遭遇埋伏,於是转去了武昌府。

韃子探马斥候四出,查明明军攻破荆州烧杀抢掠一番,將荆州城內绿营兵家眷及所有工匠掳掠走后,已撤向宜昌方向。

於是岳乐指挥眾军,前往了荆州、荆门、宜城一带,与明军各路兵马开始对峙,寻机攻击。

同时,派出人马联络了上游的四川总督李国英,令他集中兵马寻机攻击,以求两路夹击。

明军各路兵马,加之加强之后的夔东各部兵马,战力也早已不可同日而语,紧紧顶住了韃子军的试探进攻。

加之时值隆冬腊月,暴风雪天气席捲了大地,使得试探的韃清军队和明军都无法出击,因而进入了漫长的对峙。

这个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公元1660年,康熙一年,一月底。

康熙这个年號,终究是粉墨登场了!

按道理说,大明在江南迅速復起,这一年也应当定下新朝年號才对!

可诸事繁杂之下,且正主朱慈炯又匆匆出征而去,如此大事竟就此耽搁了下来。

那么,朱慈炯自十月底领军出发后,到底去了哪里呢?

......

此时此刻,大明皇太子正身处南方某温暖、炎热之地,身著一身单衣,心情非常愉悦。

他带著郑成功、杨三水等將领,站在金光灿烂的瑞大光宝塔上,看著战士们搜刮宝物,同时回想著数月来的经歷。

他率领大军,与郑氏海军匯合之后,在海上狂飆疾行!

在顺治十六年十二月四日,乘夜间强风,悄然行至韃清福建马尾是水寨,骤然发起了突袭。

郑成功也下了血本,为了一鼓剿灭韃子的福建水师,將剩余的二十五艘三桅炮舰全数调集过来。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朱慈炯非常理解郑成功的心情,也不吝嗇,给每艘三桅炮舰派遣了二十名火箭筒兵,作为大船的补充火力。

郑成功选择死磕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福建水师提督是施琅,正驻防在韃清的马尾水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