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泼天的富贵,真没隱患?(2/2)
“第一事,因兀尔特、贾克章大军的大清洗,及杨三水和姜光军率军推行的土改;江南省共约九十万顷耕地,都分给了农民耕种!”
“今年江南省的秋收已经结束,江南各地亩產略高,淮河以北略低些,但亩產大致在二百六十斤左右。”
“如此,江南省共计收穫稻麦豆等粮食,大约两亿五千余万石!按照一成收取田赋,可获两千五百二十万石。”
“另,经过仔细筹算,江南和浙江两省,每年食盐税利可达两百二十万两;茶马杂项税金,可得五十六万两。”
“但目前商税厘金的徵收比例,以及矿税的徵收比例未定,这是需要商定的,以便儘快徵税。”
张煌言的话,让朱慈炯满脸喜悦,心里也彻底篤定了下来!
没办法,他现在手头太宽裕了:手握白银六百六十万两,黄金近四十万两,珠宝一百三十余匣。
粮食方面,大军及各处人员人吃马嚼之后,仍然有高达六十万石粮草的库存,分別存储在南京和定远。
现在,隨著自己乘势在江南省扫尽了汉奸和土豪劣绅,彻底完成了土地改革,秋收后天量的粮食徵收上来,大明將再不缺粮。
那么,现在確实要认真思考,將田赋之外的税收,给確定一下了!
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这个道理朱慈炯当然懂的,自然会高度重视。
“商税厘金,就按照两成徵收吧!但是,老百姓自家弄得小摊小贩,就不要徵收了。”
“矿税么,反正现在矿业都归国家所有,怎么徵收无非是左口袋、右口袋的问题!就按照三成徵收吧。”
朱慈炯略微思考一番,定下了徵收的规则。
张煌言闻言之后,默默在心中测算著,在如此的税率之下,能够徵收到多少矿税及利润。
“嗯,以此计算的话,两省矿场都建设好,並能全力生產的话,能为大明贡献矿税矿利六十余万两。”
“商税厘金么,明年保守估计也能达到一百二十余万两!待到將江南、浙江两省完全整合,海贸进一步恢復的话,还能翻倍。”
“再进一步,如果能將江西、福建、两广各省全部拿下,商税厘金至少能达到四百万两。”
“殿下您和延平王的海贸,也能获利过百万两!喔喔,微臣知道,这是进皇家內帑的,朝廷不会干涉。”
“我的天,大明竟然如此富有四海的吗?为何、为何之前朝廷经济,竟那么的捉襟见肘。”
张煌言一番计算之后,竟把自己嚇了一跳!
在他的印象中,应当是大明末年、天下动盪,整个社会动盪穷苦,民间再无余財才对啊。
可皇太子手握强悍军队,依靠蛮力一顿横扫后!各王朝最头痛的土地兼併问题,被解决了。
只是解决得很粗暴,土豪劣绅这个阶级,暂时被弄消失了;但百姓都有田种了,还都能吃饱了,甚至能吃肉了。
而朝廷这边呢?轻易就收到了以前想也不敢想的田赋,翻了一倍有余,且毫无拖欠。
也没人反对徵收商税和进行海贸了,可以预见的天量税银,会源源不断的进入大明府库,转化为更强悍的战力。
要知道,崇禎年间,大明朝还控制全国的时候,每年收入不过区区数百万两,其中包含田赋在內的所有赋税。
一个偌大的朝廷一年赋税,甚至不如一个南方大海商的家產,真是可悲復又可怜,大明朝也就必然呜呼哀哉了。
紧刀把子枪桿子,要做到百姓富和朝廷富!万不能被官僚勾结世家、商人和地主,窃取了大明的財富。
没有各种世家、文官和大地主商人的阻挠,商税滚滚而来,海贸利润也即將被朝廷纳入囊中。
“难道,真的没有隱患和风险吗?”
张煌言喃喃自语著,巨大的喜悦中,带上了一丝阴影和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