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保卫处扩招人数(1/2)
郑国涛听完王文章的建议,目光转向林默:“林默,你的意见呢?“
林默略作思索,沉稳地开口:“王处长的分阶段推进思路很务实。不过,考虑到我们厂现在是万人大厂,保卫处要担负的任务確实繁重。我认为与其分批次申请,不如一次性把编制要到位,这样更有利於队伍建设的长远规划。“
他翻开自己隨身携带的笔记本,继续分析:“我初步测算过,要確保厂区安全无虞,治安科需要增加150人,生產安全科需要30人,消防科需要30人,內勤科需要20人,总计220个编制。这个数字看起来大,但分摊到四个科室和三班倒的岗位上,其实只是基本需求。“
王文章闻言微微皱眉:“220个编制?这个数字恐怕......周厂长那边很难通过啊。“
何雨柱忍不住插话:“王处长,我们是按实际需求测算的。光是治安科要负责的厂区巡逻、门卫、家属区治安和物资押运这几块,增加150人都只是勉强够用。“
郑国涛沉吟片刻,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220个编制確实是个大数目。但我们要看到,保卫处现在肩负的是万人大厂的安全保卫工作,责任重大。这样吧,就按220个编制准备报告,但要著重强调这是保障安全生產的底线需求。“
他环视在场三人,语气坚定:“报告要写得扎实,用数据说话。把各岗位的职责分工、排班需求都列清楚,让领导们明白这220个编制每一个都是必不可少的。“
“我理解处长的考虑。“王文章谨慎地回应,“不过这么大规模的扩编,恐怕需要张书记的鼎力支持。在报告表述上,我们要特別突出这对保障生產安全的重要性。“
“好!“郑国涛一锤定音,“报告明天下午之前必须完成。完成后,我们直接向张为民书记做专题匯报。“
会议结束后,何雨柱立即著手撰写报告。在王文章的指导下,他详细列出了每个岗位的设置理由和职责要求。当看到报告上申请新增编制220人这个数字时,何雨柱自己都觉得有些忐忑。
“王处长,这个数字是不是真的太大了?“他忍不住问。
王文章推了推眼镜:“数字確实不小。但现在是我们处升格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不把编制要到位,以后就更难了。关键是看郑处长怎么向张书记匯报。“
第二天下午,郑国涛带著最终版的报告,来到了张为民书记的办公室。他特意让何雨柱带著各岗位的详细说明材料一同前往。
“张书记,这是我们处关於扩编的详细方案。“郑国涛將报告双手递上,“我们经过充分调研论证,认为要担负起万吨钢厂的安全保卫职责,必须配齐配强保卫力量。“
张为民仔细翻阅著报告,当他看到申请新增编制220人时,眉头微微挑起,但並没有立即表態,而是继续往下看。
何雨柱紧张地站在一旁,隨时准备补充说明。
“老郑啊,“张为民终於放下报告,“220个编制,这个数字可不小。你能具体说说,为什么要这么多人手吗?“
郑国涛从容应答:“张书记,我们这是按最低標准测算的。光是治安科要负责的厂区巡逻、家属区治安和重点物资押运这三块,这些人都只是勉强维持。特別是现在生產任务重,原材料和成品钢材的运输频次增加,押运力量严重不足。“
何雨柱赶紧补充:“张书记,这是各岗位的详细说明。比如重点物资押运,按照规范需要30个人分三班轮值,现在只有6个人在硬撑,工人们已经连续加班两个月了。“
张为民仔细翻阅著岗位说明,不时点头。当他看到消防科提出的专业设备操作人员需求时,问道:“这些消防设备操作人员,必须专门配置吗?“
“必须配置。“郑国涛肯定地说,“上次动力车间那起小火情,就是因为操作人员不专业,差点酿成大祸。这些专业岗位,必须要专人专岗。“
张为民沉思良久,在办公室里踱了几步,突然停下问道:“如果只给你们150个编制,能保证基本运转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