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引遗泽(1/2)

第158章 引遗泽

白文选沉默片刻,低头踢了踢脚下的碎砖,缓缓道:“可这信仰之事,终究难改。吕教在此数百年,如根系盘结,怎能一朝一夕动摇?强来只怕反弹更烈。而且此地之民多悍勇,將陛下行在迁至此处好吗?”

陈安闻言,眼神微敛。自此次登陆以来,他也已三次遭遇刺客,都是当地土著,手法粗陋却下手极狠,显然不是为了钱財,而是抱著必死之志。

他指了指南边的法摩沙堡,问道:“若暂以此堡为基础,为陛下修建宫禁如何?”

白文选沉吟片刻,摇头道:“我看未必妥当。此地虽有坚城,但民心未附,粮草只能靠海运,

若遇土民肆虐,断粮困守是早晚之事。那红夷修筑的堡垒虽固,若外有敌围、內无粮草,不过是瓮中之鱉。”

“你想让这些人归化大明,是好的。”白文选补上一句,“可归化二字,最耗时间,而我们最缺的偏偏是时间,相比之下,直接杀或许更好。”

在这风雨飘摇的大明残局里,白文选的话只是赤裸裸的现实一一归化,意味著缓慢的同化、教化与融合,需要无数心血与时光。而杀,意味著以暴力强行镇压,换取短暂的稳定。两者都是残酷的权术选择,皆无圆满答案。

陈安没有立刻答话,只是遥遥望著庙宇顶端的神像。心头却浮现疑问。按理说,这吕教与欧洲天主,皆出自亚伯拉罕一神教,教义严禁偶像崇拜,为何这些信仰至深的此地,竟能容许三宝庙的存在?

“毓公兄可替我唤个此地汉人?我想问问可否將这三宝公之遗泽,引至陛下。”他转头轻声道。

白文选点头,然后唤过亲兵,让叫来这两日在此地募集的汉人:“去,把周瑞昌叫过来。”

未几,亲兵便领著一位中年汉人上前。周瑞昌身材敦实,皮肤被南洋烈日晒得黑,一双手满是老茧,表衫却洗得整洁。他刚进庙门,便膝行到两位王爷面前,恭恭敬敬叩头道:“小的见过巩昌王、海寧王。”

“不必多礼。”陈安俯身亲自扶起,“周兄,你在此地已久,庙宇井市的事,想必最是清楚。

我们有几个疑问,想请你指点一二。

“王爷但问,小人知无不言。”

“此地人皆吕教信徒,你们是如何保下这三宝庙的?”,陈安率先发问。

周瑞昌微一頜首,答道:“回王爷,族中老人提过,在百年前葡人据城时確实曾想毁庙,但不光我们汉人反对,连许多土人也愿与葡人死战。彼时城中一度闹得腥风血雨,不为別的,就是怕庙毁井枯,日后活不下去。”

“土人也参与了保井保庙?”陈安语气微有异。他原以为,只有汉人才会对庙宇、並水抱有执念。

“是的,”周瑞昌坦然道,“此地土著在出海打渔前都会来此庙祈福。老一辈人说,三宝井若枯,便是天怒;庙若倒,全城都要遭灾。故而,平日渔夫、猎户、甚至外地商贾,来往必先祭拜三宝公。久而久之,香火越旺,反倒是谁都捨不得动。”

陈安凝神思索,继而问道:“可此地土人不都是吕教徒吗?可这吕教、天主两道皆出自亚伯拉罕一神之教,教义中忌讳偶像祭祀,缘何本地信徒却能容纳三宝庙、三宝井?”

“小的未曾听闻此等忌讳。”,周瑞昌皱了皱眉,然后接著说道,“但请王爷明察。南洋之地,风俗杂处,世道浮沉。吕教虽主一神,可本地人世代受三宝庙庇护,逢年旱有水、遇风浪能安、患瘟疫亦有灵验。”

“许多旧时的地方神、祖先英魂,被新教义包裹,又以三宝公为善神留存下来。对普通百姓来说,正教虽有教头约束,终究不敌米粮油盐与田地收成。只要三宝公能庇佑一家平安,谁还管他是何方神圣?”

白文选听罢,也是若有所思,道:“那三宝公在本地到底有何传说?为何这些土人都肯来祭?”

周瑞昌拱手道:“三宝公七下西洋,救过旱灾,賑过瘟疫,破过海盗,赐过井水。小的曾在庙里做过事,见过无数各色香客。有人烧香求子,有人求平安,有人出海必来掷签。”

“那先前那些土人又是为何死战?这些人只识得三宝公,不识我大明旗帜乎?”,白文选的语气中带著一丝不解与淡淡的愤。

这话一出口,气氛仿佛有片刻停滯。届门外的夜风卷过,吹得香火忽明忽暗。

周瑞昌一时也答不上来,神情有些。毕竟死战者都死了,他也无处去问。思索片刻,只得挠了挠头,语气有些无奈地说道:“大抵是那些荷人的奸计吧。荷人惯用离间计,往往挑动土著对抗汉人,葡人。其实真要说起来,这里的人,谁家不是为活计奔波?能有几人真的甘愿送命?只是局势混乱,被蛊惑几句,便有人刀枪相向。”

白文选冷哼一声,不置可否。

看出周瑞昌的迷茫,陈安换了一个话题:“那若將三宝公的神威、恩泽引到我大明天子身上,

可行否?”

周瑞昌被这一问拉回神来,略作思付,认真道:“我想三宝公不会反对。庙中旧碑上分明写著,三宝公受成祖之命开海,救民於水火。如今陛下也是成祖爷的子孙,血脉正统。若是大明旗帜插到这庙顶上,三宝公定会欣喜。”

陈安点点头,他並不担忧郑和是否会同意,而是此地民眾的归心。他顿了顿,目光望向庙外那一圈挑水的土著,语气低沉而认真地追问:“那当地土著可会生怨?”

周瑞昌闻言,露出一丝苦笑,坦然道:“王爷,其实我觉得,只要能过上好日子,谁在乎信什么。大旱时拜三宝公,丰收了去感恩祖先,遇到大病时也会请教头诵经。说到底,这里的百姓,只要能安安稳稳过日子,信仰其实是隨处转圜的。想必那些土著也应如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