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建制(2/2)

“来吧,正使大人。”他嘴角掛著一抹玩味的笑意,“写东西吧。纸、墨、规矩,全在你这儿。”

他顿了一下,语气平缓却带著从容的命令感:“徵兵守则,军餉条例,赏罚章程。”

“要写得明明白白,不对,是画得明明白白,差点忘了他们都不识字了。”

-----------------

七日后,风云再起。

山谷寂静,天色泛白。

风从群峰间吹过,裹著昨夜火光未尽的气息,也吹得营帐边角猎猎作响。城堡外的临时广场上,队伍列阵待发。红底黑镰的战旗迎风而起,在晨曦中猎猎作响,像一柄锋利的刀,正缓缓斩开通往北方的迷雾与混沌。

陈安站在战旗下,身上的皮甲不新,却一丝不苟。他没有穿厚重的板甲——这个时代火器已崛起,冷兵器的重装盔甲早不是主流。但他依旧隨身佩著那把大明样式的绣春刀,刀鞘乌亮,刀柄磨得温润发亮,是他自穿越以来,最喜欢的东西。

马鞍一侧掛著长枪,背后还斜斜背著一把燧发火枪。

他像是从多个世纪拼接而成的人,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在他身上混成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气质——既不属於这个世界,也从不屈服於这个世界。

这一刀刀砍下去的军纪、一条条立下的规矩,让他在这些从尸堆中走出来的人眼中,不只是领袖,还是那把高悬的戒尺。

服从他的人,是因为敬他;不服他的人,已经死了。

今天,他不再坐镇城堡,也不是用嘴去“带兵”,他要亲自带队,踏上北上的山道,杀出一条通往贝尔加的血路。

那是一座小城,却是这片山地的咽喉要地。

它坐落於庇里牛斯南麓,是北上通行的关卡。一旦拿下,便能打通与孔蒂將军的联繫线,爭取到更多法国方面的援助和补给。更重要的——贝尔加以北,庇里牛斯山以北,还有数以万计的加泰隆尼亚抵抗者,像火种一样等待重燃。

此次出征的总兵力不过六百余人。

並非陈安吝於扩军,而是现实冷冰冰地摆在眼前——卡多纳镇周边根本没有那么多適龄人口。他要真正能拿起武器、走完一场长途征战的男人。更何况,后方还需留下兵力防守与整编,卜弥格必须有一手可用之兵。

六百人,能打的、能走的、能稳的,全在这支队伍里了。

其中主军五百人,当然是由陈安亲自统帅,雅克担任他的副官,因为里面有不少从巴黎跟来的民兵,只能由语言天赋还算不错的陈安来居中协调。

主军之外,还有一支百人部队——由一位农民军出身、在前几次战斗中展现出冷静与克制的百夫长统领。

他不是最强壮的,也不是最会喊口號的,但他是陈安在一次夜战中亲眼看到,在友军混乱中依然能维持阵形、让小队有序撤退的人。他的名字,胡安·普列托,便被写进了第一份“军官提名手册”中。

站在他身侧的,是乔迪·冈萨雷斯——副官之职。

虽说乔迪名义上只是辅助,但由於他曾在城堡任职多年,熟悉地形、了解战法、通晓敌情,陈安並未刻意压制他的影响力。

但他也清楚,乔迪在农民军中仍有阴影未散。故而安排他为副、不为主——这种“递进信任”的方式,比一次性授权来得更稳妥。

陈安看得很清楚,这些年轻的降兵虽然有纪律、懂战术,但要让他们带兵,不是靠一纸任命就能解决的,而是要用时间,慢慢让他们的“骑士精神”去打动那些曾经只靠镰刀生存的同袍。

现在,就是开始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