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扭称(2/2)
“我已经设计好了两次放大。”他一边自言自语,一边把碎片哗啦一声倒进废物桶。
“第一层,通过延长t形臂长,让引力產生的微小力矩足以让细线旋转。”
“第二层,用镜面反射,把那不足一个弧度的偏转角,投射成可观的光点位移。”
他拿出一块新的平面镜,动作嫻熟地装上中央支架,旁边是一把磨旧了刻度的细尺。
他抬头,盯著那根正在准备装上的丝线。
“我现在只差一根能坚持的丝线。”,他低声说道,“就能测出引力係数,进而计算出所有行星的质量。”
“对了,你们东方的实验,”佩蒂特忽然结束了带有方言的自言自语,转头问陈安,“用的是什么材料?”
陈安愣了一下,毕竟这个问题太具体,也太陌生了。
“我不知道。”他老实摇了摇头,“我的老师当时没有教给我这件事。”
佩蒂特皱了皱眉,像是对“没有”这个词感到极度失望。
但他也没多说,只是摆摆手,转身继续收拾他的那些试剂瓶和金属线。
“去吧,”他隨口说著,“隨便看看。”
“希望你能在我这堆废铁里找到一点灵感。”
陈安没再多说什么,顺著佩蒂特的指引,独自走进工坊深处。
推开厚重的木门,一股浓烈的铁锈味扑面而来,空气里混杂著油脂、火药、以及某种他叫不出名字的酸性挥发物。
火炉还在燃烧,炭火在铸铁炉膛中跳动著微弱的红光。
工坊的墙上密密麻麻掛满了图纸、残破的机械零件和未组装的金属结构。他的目光本能地被其中一张吸引住了。
——那是一幅燧发枪的结构草图。
陈安的瞳孔瞬间放大。
因为他知道,线列步兵战术就是在燧发枪的可靠性和低廉的成本下诞生的。
线列步兵战术也就是所谓的『排队枪毙』的战术,士兵以密集横队快速装填射击,成为了近代战爭的標誌。
虽然此时的燧发枪尚未全面列装法军主力部队,也未在欧洲大陆普及。
但直到一个世纪后的美国独立战爭期间,这项革命性武器仍作为核心单兵武器活跃於战场。
想到这里,陈安已经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动,开始翻看起佩蒂特的手稿。
稿纸上的线条流畅却精准,明显经过多年打磨与修正,这位被歷史遗忘的军事工程师不知道在上面耗费了多少的心血。
他的呼吸开始放轻,眼神在纸上来回扫视,试图记住每一道关键结构:
包括用於夹持燧石的燧石夹、受撞击產生火的钢片、储存引火药的火药池、主弹簧和控制击发状態的阻铁。
紧接著,陈安翻到下一页,那里画有佩蒂特设计的安全装置:
一个半翘起的保险状態,防止装填时意外走火;还有火镰机簧以確保药池盖密封防潮。
这些扳机联动弹簧、阻铁保险等结构都是现代枪枝的核心!
他忍不住靠得更近,甚至產生了偷拿几张塞进自己衣服里的欲望,因为这是真正的杀器。
就在他蹲下身想更仔细看清图上標註的数字时——
“陈先生,你在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