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从天而降的拳法(2/2)
而闫妮扮演的角色,不但是初恋女友,同时也是一个亲手上交送走失格者男友的人,并因此留下了心病,
成为了彻底的“失格者疯狂举报者”,
一直都在给政府部门举报失格者信息,帮助上级维持社会层面上的稳定。
其实在这段上,曹忠为了过审做了一定部分的修改,
他不敢让闫妮亲自手刃失格者男友,而是表明这群人被送走隔离了,但因为医疗设施不够,死亡率很高。
而且故意软化了关于“政府”二字在电影中的影响,出来的人,也大都是身穿白大褂的志愿者。
这样能最大化规避一些东西。
此前闫妮一直没入组,就没有她的戏份,这两天刚刚进来,
曹忠就看了两个场景,
闫妮还是有水平的,景田则是的确有不小的提高。
在剧组里面看了看申奥此前拍摄的素材,的确没什么问题,
喜剧方面上,因为徐正,郭涛,蔡明,闫妮等人都有一些喜剧天赋,很多表现力倒是更顺畅了些,
曹忠这才放心,
中间郭涛过来跟曹忠搭话,
“曹导,新电影还是要拍南京,票房还有那么高的信心吗?”
“这个我也说不好。”曹忠一边看,一边笑着问郭涛,“我听申导说,你老婆生了?”
“对,刚刚生了个小石头。”
郭涛说到这,满面春光,
“我们在2004年的时候在重庆拍《疯狂的石头》的时候认识,她小了我十七岁,网上很多人都觉得我俩老夫少妻,不看好我们,但我觉得还是挺幸运的。”
“对了,我是故意给我儿子起名叫石头,纪念了爱情,也纪念了我的事业。”
郭涛笑眯眯的,感激道:
“忽然就当了父亲,而且还能在曹导这里拍摄一部父爱的电影,曹导,您能理解我的感受吗?
我心情太复杂了,感激曹导能让我参与这部电影,这电影的剧情实在让人感动。”
曹忠拍了拍郭涛肩膀表示祝贺,他能理解当父亲的,拍这部电影肯定会很感动。
毕竟最后徐正为了保护女儿,都死去了。
这种叙事其实很落俗套,但曹忠就是觉得不该变。
电影里面应该有很多大团圆,但死了,情感冲突才能更大!
就像是戛纳那个零分电影。
评委死了家人,情感才会如此激烈。
对于电影而言,应该有这些内容,
曹忠要表达的情感内核,是“父亲”为了女儿可以付出生命,抛开边缘叙事,这就是中国式父亲会做的事情。
十个有女儿的爸爸,如果遇到生命危险,曹忠认为起码有九个可以为了女儿去死。
华夏很多叙事都被改的一塌糊涂,
比如现在这几年就流传一句俗语,“穷养儿,富养女”,实际上这话根本就不是俗语,而是西方传入,且被誉为育儿宝典的规训。
即便是国内很靠边的方向往上追溯,也是追溯到北齐颜之推所著的《颜氏家训》,里面的意思是穷养儿志,富养女德。
这却被可以作为一条长线,在世纪初就狠狠地砸在人们的认知楔子里,给人性别差异,并且铺垫几十年的时间,为一手从天而降的“掌法”奠定基础,
那些所谓变化的社会生态,其实早早就在以往的育儿观中,被做好了铺垫。
生物蝶这三个字,其实早早就埋藏在了不可预见的符号里。
颜氏家训当中的好东西,抽走了你的志,抽走了你的德。
自然就瓦解了华夏的文明内核。
曹忠也不知道是不是一定能改变什么,但是电影这种视听工具,肯定一样能潜移默化的改变人们的一些观念。
哪怕是板正了一个两个,总归是好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