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劝降虹县否(2/2)

“俺看这虹县城墙和灵璧县一般残破,应该不难打。千户,俺们还要派梁仲毅去劝降么?”

“咋的,怕梁仲毅抢了你们的功劳?”

孙逊被石山一语道破小心思,也不扭捏,接话道:

“梁仲毅驻屯宿州,名头在淮安路怕是不好使。再说,俺们得千户信任,统兵后就没有正儿八经跟鞑子干过一场,正好借这虹县一试。”

石山扫视众将,常铁头、吴六斤等人皆跃跃欲试。

这些人原本或是护院、马匪,或是庄户、站丁,都是社会最底层,被石山提拔至高位,正是立功心切,不用问也知道他们的想法。

石山看向沉默不语的邵荣,询问道:

“邵指挥,你的意见呢?”

灵璧弓手独立性最强,入伙时间又短,邵荣还没有融入“红心营”军官圈子,最需军功表明自己忠心。

“若要攻城,暂编营愿为先登。”

石山点头,不求邵荣真能先登,有这觉悟就好,旋即看向傅友德。

“傅队率,说下你的看法。”

前出侦查敌情的军官,除了傅友德,其他全是指挥使。

石山的理由是傅友德射术精湛,要他协助骑队护卫众将安全,但明眼人都能看出千户的格外器重。

傅友德也对得起石山的期望,不仅练兵非常用心,军议时也勤于动脑。

“末将赞同孙指挥的意见,我军初建,战力弱,没时间慢慢训练,唯有连番血战才能尽快磨砺出精兵。”

这番话既点明了“红心营”的短板,也给出了破局方向,比急于杀敌建功的孙逊更进一层,便是往日与傅友德不怎么对付的常铁头听了,也下意识点头。

“很好!虹县必须强取。”

意见基本统一,石山便不再卖关子,定下了强攻虹县的决策,强调道:

“原因不仅是磨砺将士血性,还有虹县不比地处后方的灵璧,咱们拿下此城后,没时间慢慢收拾人心,不强取不足以摧毁城中军民抵抗意志。

所以,此战攻势一定要猛,避免战事迁延,引来淮安路援军。咱们越快攻下虹县越早站稳脚跟,就能越早整顿兵马继续攻城略地。”

徐州红巾军正急速扩张,统多少兵占多少地全凭各部本事,联想到大军席卷淮安路各个都有机会统率千军万马,众将皆有些亢奋。

唯有常铁头清楚攻打城池的风险,提出自己的疑虑。

“如此好是好,只是强逼孩儿——将士们蚁附攻城,这伤亡怕是要大了。”

石山心知常铁头为何变得保守,却不点破。

“老常此言持重,所以,咱们须得做足装备再攻城。”

虹县城墙高仅两丈余,外无护城河和马面,内无瓮城,城中原本只有五十人的捕盗司弓手,徐州失陷后又招募了一些,总数应该不到五百人。

但即便是这样防御简单的城池,也不是“红心营”可以徒手就能攻下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