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星辰mini迎来首黑!(2/2)
他内心其实不看好这家汽车公司嘴里所谓的“后续自研”,和自主负责研发“二次生态”。
普通汽车公司要是真有这个系统研发能力,那还要他们手机厂商干嘛?
说不定,人家也就是推出一款中低端车型,有个具备普通智能水平的车机系统就够了。
接着。
双方在办公室详谈了半个小时,确认了定制车机内核的种种细节,以及签订合同。
随后便由星辰这边的车机智能团队出面,赵阳作为负责人,带领几个核心的技术人员与族团队展开了深入的开发交流。
……
沟通完车机合作的事情,市场部门又给许易发来一个捷报。
“许总,这两周咱们在限牌城市的销量突破新高,单单魔都和深城两个免费赠送绿牌的城市,迭加起来订单就已经突破五千台了,增幅比上个月同期还多出了百分之三四十!!”
俞年那边发来一个可喜的消息。
两周下来,限牌城市的销量就突破五千台,什么概念?
这么下去,这个月光限牌城市的销量都要接近九千甚至一万台。
再加上其他城市的销售点,整月恐怕突破两万二千台,甚至接近两万五千台!
到了这个数量级,算得上真正的爆款了!
“很好,继续保持。”许易这边回了一句。
听到这个消息,他倒是微微一笑。
这算是意料之中的喜讯。
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限牌城市越来越多的人会反应过来。
购买一台mini车型代步的价值有多大。
在他的记忆里。
五菱mini ev上市第一个月就发售了七千台,第二个月达到一万五千台,到了第三个月直接突破两万台层级。
如果对比这个增量速度,其实他们的发展还慢了一些。
这也是因为他们星辰汽车早期的销售门店太少,不足以覆盖全国。
到了现在才真正彰显出威力。
所以关于市场销量的问题,许易基本不担心。
反而需要操心的是,再这么增长下去,恐怕就到他们的工厂产能上限了。
…
市场端这边。
根据“销量守恒定律”,有人增长,就有人在衰退。
星辰mini的爆火,挤占得很多五六万价位的品牌小车,几乎没有了销量空间,不得不跟着推出优惠政策与降价。
但令人懵比的是。
这些品牌即使降价完,销量依然不见明显增幅。
像那种五六万块的入门燃油车就不说了。
在限牌城市根本不会成为代步的首选,燃油车在限牌城市领不到牌照,但星辰mini的出现,又偏偏抢走了他们的销量份额。
而那些原本主打同样新能源入门的小车,降价之后也十分的尴尬。
因为它们外观设计得太落后,说白了就是长得丑,即使降价也不如星辰mini圆润好看。
特别是星辰汽车这边还有生态链打击,热度接连莫名的高。
原有销量利益群体,对星辰mini恨得是咬牙切齿。
…
余虎是一名自由车评人。
早年因在交通电台担任过主持人而出名,后续职业发展的几年,转型在各大视频平台创办了一个“动物园说车”的ip。
这两年正是短视频萌芽到蓬勃发展的阶段。
虽说没什么专业性,但凭借着幽默的风格,也混到不少粉丝量。
余虎的视频风格是给钱就说,只要愿意掏钱,黑的都能给你说成白的,白的也能变成黑的。
什么视频狂吹三缸发动机“高速不抖”。
结果消费者买完回家,高速是不抖了,“低速抖动”得蛋都要碎了。
聊国产车从来不聊三大件,逮着无关紧要的外观内饰,一顿顺口溜猛吹。
如果说一般的车评人,吹车还有点底线。
那么对余虎来说,他的节操只取决于商单的报酬有多高。
余虎靠在沙发上,眯着眼睛刷着某手上的美女大腿,他最近发现短视频平台流量增长得很快,而且用户活跃度也奇高,某种程度上说甚至有隐隐超出当前汽车论坛的趋势。
这让他有点意动,要不要把账号内容朝着短视频平台猛攻。
正当他思考之际。
“虎哥,有一条新的商单。”
助理走进来。
“哪家的?充值多少?要宣传哪台车?”余虎问。
“充值力度比咱们前几条视频还高一些,但不是要宣传哪台车,而是要抨击。”助理把资料递过来,上面赫然有相关的稿件要求说明,以及一张图片。
仔细一看,这张图片里就是最近爆火的代步小车——星辰mini。
“发黑稿,这不是我的风格啊?”
余虎眉头一皱,然后开口道。
他作为车评人,也是知道发带有抨击倾向的内容,去黑某台车,容易遭到起诉不说,搞不好还账号还会遭到反噬。
行业里是有那种黑红的车评人,但他的风格一直是以搞笑和打哈哈为主。
“那……我直接回复,帮您把这条商单推掉?”助理犹豫道。
余虎盯着资料里的那台车,还有星辰汽车这个新兴品牌。
又看了眼约定的报酬。
“我的意思是,这条商单的内容有难度……得加钱。”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