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远程控车功能,第一代智能车机(2/2)

所以。

郑国昭绝对在这方面继续大力耕耘,亲自对接厂商,压价选品,争取让那些不购买他们车商城选品的车主,内心都产生一种“不买就是亏了”的感觉。

“有你我放心。”

许易点点头。

品牌生态是一个需要长期深耕的地方,他也没指望一下子起飞。

或者说,能达到目前的这种效果,已经算很起飞了。

车主群体认同度都这么高的,盈利也相当稳定,还要怎么样?

你总不能指望,那些不买星辰汽车的人,也跑过来购买他们车商城里的东西吧?

……

下午。

许易又开会处理了两件事情。

第一是有关于“云服务”的开通。

下一款车他们主打的是初步智能化,以及二十万的锚定价位。

除了车子本身的硬实力外,软件实力也要开始铺垫了。

要说智能化的基础——

那么毫无疑问,就是“远程控车功能”了。

每台车都要增加“车载t-box”硬件,用于后台系统和手机app通信,实现手机app的车辆信息显示与控制。

最基础的“远程控车功能”,其实就包含了以下功能——

——远程解锁开关车门。

——远程开关车窗。

——远程开关空调。

——查看车辆定位。

——车辆故障提醒。

别看已经是非常基础了。

但放在当下的汽车市场,那是妥妥的“高科技优质功能”啊!

举个最普遍的栗子吧。

类似bba和二线豪华等合资巨头车企。

你购车后要实现远程开关空调,买车超过三年后,还得付费续订,价格是每年798元。

也就是说。

大夏天的,想要远程开个空调,还得按平均每天两元钱的成本来付费!

包括目前市场上的一些国内传统品牌,也是沿用的这一体系规则,只不过付费的价格稍微低点,或者推出个一次钱买断服务。

而这个功能,真正的在国产全民普及,还是新能源车大面积覆盖的时候。

因为主打的就是智能化差异、以及智能驾驶的卖点。

就算是自动泊车,停车场自动寻位,甚至后续更高阶的高速领航辅助,城区领航驾驶功能,都被慢慢打到了标配的区间。

区区远程控车功能,就更不用说了。

而要实现这个功能,并不复杂。

车载硬件满足后,无非是解决云端的问题。

星辰汽车这边采用的是混合云模式,也即是“自建核心服务器+公有云弹性扩展”。

近期费了几十万,在地下室自建了专用机房,采购一批核心服务器集群作为私有云,储存一些核心车主信息与车辆核心技术。

公有云这边则是直接租用阿里云的云端服务器,这也是大部分新势力车企方案。

车辆网功能本身不复杂,但要考虑到车主规模极大扩张后,数据“百万级并发”的压力,公有云应对弹性需求自动扩张的冗余空间。

如果一开始就采用全自建服务器,不光成本高、且大型服务器集群精密机房的建设周期,也需要好几个月。

搭建大型数据中心这件事,起码要等到下一台车销量稳定后,才能着手去做。

除此之外。

另一件事,就是属于他们星辰的专属的车机系统打造。

新能源汽车的智能车机系统,说白了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安卓系统”。

不过涉及到“控车、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核心服务,并且掌控车辆安全隐私数据,和手机系统还是有相当大的区分。

许易的要求很简单。

第一版的车机系统,能实现搭载高德地图(车机版)、扣扣音乐、附近充电站点推荐、显示续航胎压、调节电动座椅,车窗车灯,切换驾驶动力模式……这些核心的功能也就足够了。

除此之外,最大的要求就是流畅!

除了流畅之外…还是踏马的流畅!!

那种刚开始软件水平不高,还塞一堆想当然的功能,或者用了一段时间,随着系统储存增加,就变得点一下卡两秒的“智障车机”。

绝不允许出现在他们星辰汽车的车机上。

功能可以少,但一定不能卡!

否则的话,这种车机系统将比油车的实体按键还难用,令用户痛恨……

纯纯了钱还变成负面宣传,实在是作孽啊。

“许总,按照您的要求,我们要在接下来落地一套车机系统,最效率的方案还是联合定制加深度自研的模式。

目前市面上的几大手机厂商,都可以作为业务选择。

并且我聘请猎头深挖市面上的相关人才,已经找到了几个从事系统开发的高级人才,就是跨行挖过来溢价稍高。”

人事部总监方子强道。

搞一套自己的车机系统,这事儿再简化,也涉及到系统框架开发和ui自研,还要绝对的流畅和后续不会卡,光靠他们目前自己的软件团队,肯定是不可能搞定的。

“详细说说看。”许易道。

方子强接话道:“目前联系到的有族flyme系统的资深设计师、mi ui的系统优化工程师、以及从事过为通信模块团队的蜂窝网络工程师……短期内咱们可以组建自研系统团队班子,是没什么问题。”

互联网人脉资源这块,他们星辰是没有的。

但是没关系。

通过发动大量钞能力,还是有猎头公司愿意从中运作。

而且许易要挖的又不是什么行业大牛、顶尖级人才,仅仅是有相关资深团队经验的中高级人才即可。

目前手机行业的内卷也发展到了一定阶段,“高速增长”转向“存量竞争”,价格战导致利润下降,行业人才又有溢出,离职率比前几年要增高了不少。

即使是不出面挖,也有一些业内人才,在关注新能源汽车这个风口了。

就拿目前刚成立的新势力车企来说,往往跳过来就是20%-50%的薪资上涨,绝对是跳槽的黄金周期。

定制系统这一块,许易更偏向现在的族。

这个时期的“flyme5”系统,算得上一代经典。

找族合作定制第一代车机系统,也可以大大节省开发时间。

否则让他们自己从零打磨,达到他所需要的要求,起码是按年起步的工程了。

最为关键的是,后续一两年族因发展失利,核心人才大量流失,到时候他们星辰汽车完全可以来一个无缝接收!

组建起一支汽车界最强的车机软件系统团队!!

想到这件事,许易嘴角流露出一丝笑意。

心里忍不住轻哼起来~~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