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五年之约,崔峴开封第一辩(上)(2/2)

合理了!

若贾邵是崔峴,那这一切都合理了!

原来,真的可以同时跟贾邵和崔峴都做朋友啊!

在苏祈的笑声中。

何旭、孟绅、周斐然三位才子,彻底沉默了。

当『大梁文坛双子星对决』,变成『双子星是同一个人』的时候,它所带来的震撼效果,绝对是惊人的!

首先,崔峴江郎才尽之说,不攻自破。

甚至此刻,崔峴登台,还一字未说。便已凭藉实力,狠狠扇了那些说他『江郎才尽』之人的脸。

其次。

五年之前,大梁第一神童崔峴,梦幻般自士林文坛璀璨崛起,创作出许多经典诗篇。

五年后。

贾邵其人,甚至比当初的崔峴,更加耀眼夺目。

『二月春风似剪刀』、『更上一层楼』、『但愿海波平』、『唯有牡丹真国色』等名句,如今正在诗坛引发轰动。

八千抗倭將士,因他得以活命。

一个人,怎么能优秀到这种地步?

在经过好一阵譁然震惊后。

无数人齐刷刷转身,默契看向辩经台上的崔峴,陷入了诡异的沉默。

但很显然,此刻越是沉默,接下来引发的震盪,只会越发惊人。

万万想不到。

崔峴登台,履行五年辩经之约的第一天,便带来这样一个如惊雷炸响的消息。

想来今日过后,整个大梁文坛,都要重新认识崔峴了!

辩经台上。

东莱先生眯起眼睛,看著台下的热闹眾生相,嘴角都快咧到耳后根了。

是谁的徒弟这么优秀啊!

原来是我的,哈哈哈哈!

强忍住笑出声的衝动,东莱先生看向崔峴,笑道:“身份一事,既已解释清楚,你便站出来,同大家打个招呼吧。”

在无数目光的注视下。

崔峴朝著老师点了点头。

接著往前走了数步,朝著台下乌泱泱的人群拱手作揖礼,朗声笑道:“五载春秋倏忽过,八方齐聚辩经台——

“后学崔峴,谨奉恩师『逝者如斯』之训,前来践五年辩经之约,见过诸位!”

“昔从恩师教诲,闻《孟子》『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见其舌战群彦而春风化雨。”

“又心慕恩师东莱先生,昔年『辩折稷下,书绝钟张』之风姿。”

“峴斗胆效顰,非为矜伐。唯愿以《周易》『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为舟楫,共溯圣道沧溟!”

“虽效晏婴『挥汗成雨,张袂成阴』之辩,然守《礼记》『君子之交淡如水』之诫。”

“今登斯台,非为角胜。义理可詰,锋刃不交;胜败常事,樽俎存情!”

“若蒙诸公不弃,请以三事为约:一曰 『以经解经,不涉讖纬』 ;二曰 『义理相詰,不伤雅谊』 ;三曰 『日落息辩,秉烛联诗』 。”

“纵有齟齬,当遵晏子『和而不同』之训,诸君以为然否?”

这是五年后,少年郎崔峴第一次登台亮相。

於万千人惊艷的注视下,他站在辩经台上,不卑不亢开口。

张扬肆意,却又谦和温润。

纵然仍旧震惊於崔峴和贾邵是同一人,但他这一番开场白说完,立刻便引来无数看客喝彩叫好。

绝世大才子,果真名不虚传啊!

因为心中有愧,崔峴话音落下,裴坚当即站出来,恨不得把手拍烂了,大声道:“好!说得好!”

旁边。

反峴同盟的小黑粉们,下意识也要跟著鼓掌叫好。

结果手抬到一半,突然反应过来,又冷著脸把手放下。

晕厥一次又清醒过来,站在人群中的严思远,脸色苍白的看著台上举手投足都在耀眼发光的崔峴,惊恐又气愤的发觉——

这个人,怎么该死的,越发有魅力了啊?!

不不不!

天下『偶像』千千万,实在不行咱就换。

绝对不能被政治神童给做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