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请先生救我!(下)(2/2)

中年男人见状,眼含绝望。

一片安静中。

就见贾邵看向那中年人,露出一个安抚般的笑容:“《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今诛一將而寒边关將士之心,恰如《老子》言'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不杀萧震,可效《左转》秦穆公赦孟明,终得'封殽尸而还'!”

这番话的意思便是:戴罪立功!

中年男人眼睛陡然亮起来,迸生出无限希冀。

他姿態变得异常恭敬,对著贾邵认真拱手:“《大梁律》虽云'將功折罪',然萧震残部只余八千,如何平倭?”

此话属实有些为难人。

他们一群年轻少年郎,怎么可能懂平倭战策?

莫说外面成百上千的读书人。

连謫仙阁內,一群少年天才都訥訥失声。

接著。

在周围无数文人惊嘆折服的注视下。

便见那一身红衣的贾邵,端坐於曲水流觴宴席之中,温和笑道:“今平倭之策有三。”

“其一,效仿《周礼》'荒政'十二,首曰'散利'。引《管子·轻重》开月港济民断倭源。”

“其二,效仿《吴子》'励士':赦为'义乌矿勇'。”

“其三,效仿《孙子》'伐交':联琉球锁五岛。”

听完此话,中年男人浑身俱震。

这第一条策略,意思是:以经济手段瓦解倭寇根基,官府在灾年借贷粮种给百姓,允许沿海渔民合法贸易,使其无需依附倭寇谋生。

第二条策略:化败军为精锐,以战功赎罪。將萧震残部与义乌矿工合编,利用矿工悍勇善战的特点,与倭寇作战。

第三条策略:派使者赴琉球,缔结海防同盟,切断倭寇在东海的中转补给,以外交孤立倭寇。

但凡这三条,能做到两条,东南危机便能解决!

而萧震,和他的八千士兵,就能活命!

謫仙阁里。

苏祈第一个站起来,激动看向贾邵:“好,好啊!”

何旭、周斐然,孟绅等才子,同样神情振奋,看向贾邵。

謫仙阁外,更是因此而爆发出震天欢呼。

贾邵,属实大才!

纵使坐在洛阳文会,却能运筹帷幄,解东南沿海之乱象!

如何不让人激动振奋,崇拜欢呼!

唯有崔峴自己知道,这三条,想要做到,谈何容易啊?

那中年男人也懂。

但,至少他看到了希望。

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啊!

两年了,整整两年了!从痛苦绝望,到麻木,到彻底心如死灰。

他在今日这场牡丹文会上,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光亮。

这希望那么小,又那么大——

若每一个希望,都是微弱一点星火的话,八千星火相聚,就是一团汹涌烈火!

势要將倭寇燃成灰烬的烈火!

兄弟们,我做到了对你们的承诺!

我会活下去!

你们也要活下去!

我等半生抗倭,绝不能——

死於自己人之手!

绝不!

这样想著。

在无数道震惊目光注视中,便见那中年男人一咬牙,猛然扯掉身上那套不甚合身的儒衫。

露出来的,是一身破败带血、却闪耀著寒芒的盔甲!

他於腰间拔出宝剑,抵於地面,一双虎眸发红,死死看著贾邵。

而后,毫不犹豫,单膝轰然跪地。

砰!

穿著鎧甲的膝盖砸落地面,中年男人看著贾邵,颤声道:“大梁东南抗倭副总兵,萧震,携带八千大好儿郎性命於一身——”

“请先生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