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英雄不问出处(2/2)

她何德何能,有这样乖的孙儿啊!

峴哥儿才八岁,寻常人家的孩子还在顽皮淘气,但他却已经懂事的让人心疼。

但峴哥儿越是懂事,崔老太太越是不能让他去做书童。

再苦不能苦孩子。

他们崔家是穷,但也没有穷到让八岁稚童外出做工赚钱的道理!

显然,其余崔家人也是这样想的。

大伯崔伯山率先说道:“峴哥儿,你的心意,我们都知道。但大伯不能同意你去做书童,你阿兄更不能拿著弟弟赚来的钱去读书。”

大伯母林氏闻言,也红著眼睛说道:“你大伯说的是,大伯母眼皮子浅,看到好东西就挪不开眼珠。不过峴哥儿你放心,大伯母看归看,心里还是有桿秤在。你才八岁,真拿了你的钱,大伯母出门都得被人戳著脊梁骨骂。”

崔仲渊、陈氏向兄长、长嫂投去感激的目光。

作为父母,他俩自然是不愿意儿子小小年纪去上工的。

等他们说完了,崔老太太拉著崔峴的手,笑道:“听到了吗,你大伯、大伯母说的对。这十两银子,还有外面那一车的东西,咱们都不能收,明日便退回去。”

“那管家是好意,態度也和煦。但裴家门第高,你年纪又太小,去了终究得看人脸色生活。”

崔峴听得很是感动。

但裴家,他是一定要去的。

他得从这个贫困的河西村走出去。

相比於循规蹈矩去学堂开蒙,少爷的书童这个角色,显然更適合他。

平时不会囿於学堂,有更多的活动空间,还能打著裴府少爷的名头,出去扯虎皮赚钱。

適当时候,跟著少爷读几天书。

接著对外给自己打造一个『耳濡目染接触到书籍跟著少爷听几天课结果好傢伙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理解全对』的小天才神童人设。

后面的路就稳了。

因此,崔峴从祖母的怀中挣脱,当著全家人的面,一甩长衫,双膝跪地。

八岁稚童尚且年幼,但眉眼坚毅,腰身笔挺,如松如竹。

小小年纪,便自有其风骨。

“不,这裴家,孙儿要去。”

“一来,家中贫困缺钱,唯有继续读书科考,才能出人头地,苦尽甘来。”

“二来,裴府是举人之家,门风清贵,又诚意相邀,孙儿不想错过这次机会。”

崔峴跪在地上,看向全家人,认真道:“父亲、母亲、大伯、大伯母、祖母,我知你们心中所想。然,家贫,峴虽年幼,也想为这个家,尽一份心意。”

“河西村偏僻荒凉,我想走出去,去闯荡出一条自己的路。”

“孩儿生在崔家,万分庆幸,愿替家里分忧,延续祖辈荣耀,扛起光復崔家门楣的重担。”

他的嗓音稚嫩。

但一番话却掷地有声。

全家人听得震撼,怔怔无言的打量著崔峴,像是不认识他一般。

崔老太太深受触动,颤声道:“好孩子,好孩子,快起来,地上凉。祖母知道你志向远大,但正是因为如此,祖母才不捨得你给人家做书童啊。”

崔峴抬起头,黝黑的眸子格外清亮,笑道:“正所谓:英雄不问出处,做书童又有何妨?祖母,您且等著,看著。”

“孙儿日后,必定为自己、为咱们崔家,谋个璀璨將来。”

英雄不问出处。

好一个英雄不问出处啊!

崔老太太笑著擦乾净眼泪,神情既欣慰,又激动。

二十年了。

经歷两个儿子不知道多少次落榜,她已经凉了的心和血,今日听完小孙儿一番话后,又热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