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皆欲寻之(2/2)

不过于印正在找着,忽有所感,猛地抬头,只见那力士奴眼中灵光一闪而逝。

“尊驾!”于印当即猜出原因,放下手上之事,凑近过来,躬身行礼。

“你在查询其他纪元的过往之事?”陈清传念其人,心中泛起许多念头,却没有直接表露出来。

于印就说:“不错,残卷阁藏书包罗万象,自然也有其他纪元所载,不过不同纪元有着不同特点,尊驾若是感兴趣,我可抽出一二,赠送于您!”

陈清便道:“不急于一时。”他现在仙朝还没整明白呢,自然不打算再去涉猎其他纪元时代,否则一个纷乱,便更不好分辨了。

那于印听着,却是一阵思绪翻涌,又有许多念头在心底滋生,皆想询问,但想了一圈,又怕贸然问询,说道忌讳,于是想一会,还是道:“敢问尊驾,晚辈上次所询之言,您说时机未到。”

陈清一听,可谓正合心意,马上就说:“汝所询之偈,如今时机已到,可以知之。”

啊?

时机这就到了?这期间发生了什么吗?

于印先是疑惑,继而想到,反正这事对自己好,这位怎么说,咱就怎么听,他说时机到了,那肯定就是到了!

一想到可以知晓苦思不解之事的真意,他他便又激动起来,赶紧拱手道:“恳请尊驾赐教!”

陈清便道:“纪元之劫,非是天罚,乃道果枯荣之变,一果一纪,果生纪启,果灭元终。”

他既要解惑,又要有所保留,关键是不能说得那般直白,否则便不符合当下的人设,不过这于印底蕴不浅,就是说的含糊点,对方应该也是能明白的。

更不要说,此人涉猎诸多典籍卷藏,往往能触类旁通,自己这一句话下去,说不定让这人想通前后几个典籍的联系,能有更大收获!

果然,寥寥数语,却让于印一怔,随后他皱眉沉思,很快涌起狂喜的潮红,喃喃道:“果然如此!果然如此!古籍所载非虚!劫非无端,根在道果!那道衍真文?”

“三生之妙,见乎飞升者遗泽,或功参造化者自生之文,可以参透前世今生。只是若境界未至,知之无益,反惹祸殃。”陈清说着,转而主动问询:“此偈,汝从何载之见得?”

于印尚沉浸在震撼中,闻言便说:“乃见于一卷古籍。”

陈清顺势就说:“那古籍可有特征?何物所制,又或者有何来历?”

于印一听,就知那古籍恐怕暗藏玄机,于是说道:“那古籍乃兽皮所制,尊驾稍待。”他顺势退去,很快便取来一卷文书,放在身前桌案之上。

“便是此物!此物于一处古修寂灭之地的灰烬中所得,水火不侵,神念难损,唯能以特定法门激发,显化此偈十余息便复归沉寂,晚辈观之,这后面应当还有后续内容,只是无从显现……”

陈清意念扫过那兽皮,只觉一股苍凉气息扑面而来,封面上有三个扭曲字符,却难辨其意,认不出含意,但在神念触及时,字符便就扭动,有如活物,竟欲要吞噬窥探之心神!

“果然不是寻常载体,能吞神念,性子如活,有几分法有元灵的味道,甚至散发出邪异之感……”

他思量片刻,就道:“汝机缘不小,但自古以来,怀璧其罪,当好自为之。”

于印听出话中深意,心头一凛,忙问:“尊驾之意,可是此物有不妥之处?”

陈清也不点破,只是淡淡道:“福祸相依,汝自行斟酌。”话锋一转,“此物从何处得来?那地方可还有别的特异之处?”

于印不敢怠慢,略一思索便答道:“回禀尊驾,此兽皮卷乃是从一处古修坐化之地所得。但那地方早已被时光尘封,至于具体方位……说来惭愧,这残卷挖掘,并非晚辈亲自前往。”

语气微顿,他进一步解释道:“残卷阁收纳天下残篇,光靠人力岂能足够?阁中有玄奇法门,可驭使五行精魄、山野游神,甚至沟通些许异界存在,代为搜寻。这本兽皮文卷,便是由‘五鬼搬运’之术,自虚空缝隙中偶然带回。”

他见陈清默然不语,似在倾听,便继续道:“至于那挖掘之处的详细情形,五鬼灵智低微,难以尽述,若尊驾欲知详情,恐需晚辈施展秘法,再召那五鬼前来细细问询,方能知晓更多线索。”

陈清闻言,心念电转。

这残卷阁果然非比寻常,竟能驱使鬼神精怪为其奔走,难怪能网罗如此多的孤本秘典。于印能坐镇此地,其沟通万灵的手段恐怕也只是冰山一角,或许,类似自己这般借助力士奴降临的存在,对方也并非第一次接触。

想到此处,他顺势将盘旋心头已久的疑问抛出:“残卷阁与那玄卷阁,可有渊源?”

于印似乎早料到他会有此一问,并无太多意外,沉吟片刻,似是追忆,又似是慨叹,叹道:“不敢隐瞒尊驾,若论根源,我残卷阁与那玄卷阁,本是同出一脉,皆可追溯至问道纪,那是百家争鸣、万法初兴的岁月,吾等先贤立志收录寰宇见闻,铭刻万界知识,以防文明断绝,道统成灰。”

说着说着,他语气渐沉,带着几分唏嘘:“只是岁月无情,劫数难挡,天地间劫难诸多,令吾宗接连有损,尤其是了那离乱纪时,烽火连天,无数传承断绝,浩如烟海的珍藏十不存一,留下的几乎都是断简残编,阁中先辈亦死伤惨重,道统近乎湮灭。可以说,我们守着的,是一个辉煌过后的烂摊子,但也正是这些破碎的记载,蕴含着失落时代的真相。”

“至于玄卷阁……”于印顿了顿,语气平淡了几分,“他们确实是从吾等道统中分裂而出的一支,选择了另一条路,与当世王朝合作,借王朝之力重整旗鼓,因此人多势众,资源丰厚,而且依托王朝势力,能更系统地搜集、补全近几千年的典籍卷宗,其阁中收集的问卷记载自然相对完整详实,于当世而言,影响深远,声名赫赫。”

说到此处,他腰板微微挺直:“不过,成也王朝,败也王朝。既受皇权供奉,便需为君王奔走,诸多行动身不由己,所录所载,难免沾染尘世俗念,甚至为政治所需而有所取舍、修饰。更因其重心在于服务当下,对那问道纪等遥远古老的纪元,乃至诸多偏门、禁忌、乃至可能动摇王朝统治根基的秘辛,要么触及不深,要么……讳莫如深。”

“而我残卷阁,”他说着话锋一转,带着几分孤傲之意,“虽势单力薄,仅能倚于些许玄奇手段,游走于光阴边缘,拾遗补缺,却也胜在逍遥独立,不求闻达于诸侯,只求存续真实。阁中所藏,或许零碎,或许怪异,却可能藏着被时光尘埃掩盖的只鳞片爪,关乎天地大秘,乃至纪元兴替之根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