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应人问事,行符施法(1/2)
“笔意虽不圆熟,但线中有意、意中有炁,不似初学之手。你之前,可曾练过?”
沈如晦转目去看林秋,见其微一迟疑,眼底闪过一抹若有所思之色,不待对方回答,轻轻一笑:“也罢,机缘之事,本就难说。”
林秋訕訕一笑。
她又从案旁取出几张符样,依次讲解另外几种符籙的构成、笔势与用途,细细指点其中符意走向。
林秋静静听著,再提笔时,落笔更利索,运势更顺畅,几道符纹连贯无滯,几乎是听一次、成一次。
每一道符成时,纸上硃砂微光隱现,符意自成,虽未炽烈,却已具雏形。
半个时辰后,桌前已堆起成整叠符纸,其中有数符气机稳定、符意连贯,虽是粗浅之法,却已初具道门之意。
沈如晦將其取出几张,手指轻触符面,灵炁一引,符文隱隱应声微动。
“可以了。”她点头称讚道:“你符道之感,极其敏锐,远胜常人。”
她收起符纸,將硃砂、符笔一併放回木盒,语气放缓几分:“歇一歇吧,练得久了,心神易疲。”
林秋应声,取过净水抿了一口,低头沉思片刻,几次张口,又顿住,眼神游移间,终还是问道:“师尊,弟子有一事相求。”
她將木盒合上,淡淡开口:“有话便说,吞吞吐吐,倒不像你这性子。”
林秋不再犹豫,將想把母亲安置到清微观的想法道出。
“哪怕不是入观之內,只要能在山下附近棲身,有人照应,也好过孤身一人。”
他补了一句,话音落下,低头静待回应。
沈如晦沉默了片刻,缓声道:“清微观虽不戒俗亲,但门规森严,內观不得外人久居。若是寻常香客、问道之人,自不受限;但若要常住,便需安排妥当。”
她看了林秋一眼,补上一句:“不过,有一处地方或可安顿你母……”
原来,清微观中尚有静寮三间,她可留一封信函,遣人相引,林母若愿前往,便可暂居观下。
林秋听罢,知道所求得果,顿时起身,郑重一揖:“多谢师尊成全。”
沈如晦摆摆手,语气淡淡:“事为人起,你记得今日这份念,往后莫忘便是。”
她语声稍顿,语气转为平静而清冷:“不过你也须记清一事,你母既入山下静寮,只作清微门外照看之人。你与她之间的血亲之情,莫要在人前显露。旁人问起,不过是你旧识相托、予以照拂即可。”
林秋神色微凝,不明觉厉,拱手应声:“弟子记下了。”
沈如晦负手望著窗外落叶。两人沉默片刻,她忽地抬手一指香案:“既有符成,便该有人试。”
“不必顾虑太多,凡人求符,求的是一份安心,你有真符在手,自不负他们所求。”
林秋点头,下一刻察觉师尊目光从身上缓缓扫过,指尖轻点他的眉心,一缕清气如水波般盪开。
“日后修行在身,便不能总以凡人身份行走,行於世间,当以『道人』之身示人,皆需与你俗世旧身有所隔绝。”
他闻言微怔,只觉面上微凉,气息震盪,隨后视野微微扭转,转身看向屋侧水盆中倒影,只见自己五官已被细微调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