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穿越歷史的男人必做的事情(1/2)

穿越到玄幻小说,製作春药,是必做之事。

穿越到架空歷史,必做的事,是製造枪炮。

郑兆安可以记不住珍妮纺织机的结构,也可以忘记繅丝厂的机械。

但如何製造枪炮,他脑袋里有无数套图纸。

就像一个摄影佬,拿起相机的那一刻,脑袋里会闪过无数牛逼的构图。

可惜,他脑袋里图纸再多,大胆的想法再多,材料让他只能一退再退。

未来五毛一斤的废铁,是现在上百两银子,也造不出来的神仙玩意儿。

铁匠、铁矿,还要等煤炭一个多月,也不能这么閒置著。

看著铁匠、民工閒著,郑泌昌心里难受。

就像家里僱佣的佃农,只有日夜不断地劳作,他才会满意。

身为地主,在他土地上耕作的人,都是奴隶。

即便读了圣贤书,即便做了官,郑泌昌也跳不出这个时代局限。

不,时间过去数个世纪,有人还是困在歷史思维惯性中。

郑泌昌想到的第一件事,便是炼製生铁,製作农具和武器。

此时的大明,主要火器是鸟銃和佛朗机炮。

但落后同时期欧洲一代,他们已经出现了火绳枪和青铜长管炮。

火绳枪使用铅制弹丸,已经可以击穿百米內骑兵板甲。

骑兵从主角,逐渐沦为配角。

使用青铜铸炮,减轻重量,减少炸膛风险。

炮弹也从石头,转向实心弹、霰弹,用於杀伤步兵。

於是郑泌昌將铁匠分为两类,开始製作农具与武器。

郑兆安远在灵隱寺,每日读书锻链,不断熟练心法。

这让他身体素质不断提高,而检验的方法,便是登山。

以往二十丈的小山坡,他都爬不到顶。

走一里路,剩下的需要护卫背上上。

如今,五十丈的飞来峰,轻轻鬆鬆。

略有气喘,但相比之前,进步巨大。

今日,他准备挑战一下更高的武林山。

等他气喘吁吁爬到山顶,俯瞰整个西湖与杭州府。

扫视一圈,他发现京杭大运河旁,被划定为织厂的区域,升起浓浓黑烟。

郑兆安赶紧下山,乘坐马车,赶往工地。

该不会是失火了吧?

若是那样的话,他要为此等疏忽懊恼很久。

来到工地,织厂建设得热火朝天。

来到浓烟区,原来是燃烧树木,冶炼铁矿,製作生铁。

“现在製造生铁干什么?”

郑兆安不解。

“布政使大人要求我们製造农具和武器。”

一位负责管理铁匠的总管,出来回答郑兆安的问题。

“武器,什么武器?”

郑兆安立马来了兴趣。

“这?”

总管欲言又止,但他还是劝解郑兆安,不要过问此事。

军国大事,往往事关机密,他可不敢向郑兆安多说什么。

郑兆安立马乘坐马车,返回布政使,找到亲爹郑泌昌。

“父亲,您在製作武器?”

郑兆安兴奋道。

“瞎说,我可没有!”

郑泌昌立马否认。

接下来又是科普时刻,郑泌昌向郑兆安解释,武器製作流程。

武器製造,是工部决策,制定全国標准,核发经费。

到了省级,郑泌昌作为布政使,需要调拨相应的原料、工匠和资金。

至於生產,则是都指挥使负责。

虽然俞大猷就任都指挥使,但他是戴罪立功之身,並不行使这个职权。

基於浙江的特殊情况,都指挥使的实权,由何茂才兼任。

他能调动卫所兵丁,调动千户,就是这个原因。

“那我与何叔叔的打个招呼,我想改良一批枪炮。”

郑兆安悬著的心,落回肚子里。

若是都指挥使的实权,在胡宗宪或俞大猷手里,他还真不好提出这个想法。

“此乃军国大事,不可儿戏。”

郑泌昌觉得,打招呼都没必要,但还是告诫郑兆安。

有些事情,他能压下去,但有些事情,他压不下去。

“父亲,放心,我改良的枪炮,一定比杭州城上的好!”

郑兆安很自信。

“好吧,你造几个玩一玩,若是真的比佛朗机炮还强,杭州城的火炮,就全换掉。”

郑泌昌思虑一番,决定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