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宣传重点(2/2)

他参加了诺曼第登陆后,去82空降师看望他的弟弟鲍勃。

到了之后,发现他的兄弟已经战死。

然后他被送回美国,当上了议员。获得了勋章。

然后呢?

然后就结束了。

他当上了议员,83岁去世。

后半生幸福美满。

这个片子当年有过爭议,爭议的重点,居然是八个人去救一个人到底值不值。

但是有没有可能,这件事整个都是假的啊。

还有官僚对个体的漠视这个角度。

这个就得好好说道说道了。

瑞恩这个故事发生的时代,美国总统是谁呢?是罗斯福。

罗斯福是如何保护个体的呢?

大家可以看一看一战老兵討薪事件。

一群一战老兵去华盛顿討欠薪,然后就被麦克阿瑟用生米给突突了一遍。

这个故事其实国內很多人都知道,只是故意避谈而已。

然而这个故事其实还有后续,到了罗斯福总统时代,国会其实拨款要补发老兵们的欠餉来著。

然后呢?就被罗斯福总统的一票否决权给否了。

罗斯福总统能够不给老兵发钱,却能派八个人,不怕牺牲地去救一个人。

反正我是不相信的。

这也就正好可以讲到战爭片的所谓真实。人性。

谁也別装逼,国外战爭片“真实”的就是血肉模糊的廝杀场面,这是片子最大的卖点。

至於后面的人文关怀,是给你前面的肾上腺素飆升的爽感所发的赎罪券罢了。

国內大导演拍战爭片的逻辑,就是努力的cosplay,努力的模仿。

作为受害者,万人坑里冤魂的后人,要竭力模仿出白人们的反战姿態来。

同时,要从我们当年的英雄们身上,挖掘出黑暗面来。

一场正义的反侵略战爭,要从里挤出一些骯脏与不堪,不然就不叫好电影,就是鼓吹战爭。

战士倒下后,苍蝇会贪婪地舔食他的鲜血,但战士的每一块血肉都昭示著不屈与轻蔑。

听说冯导的电影是有真实的人物原型的,我们將小心的求证真相。

跟冯导的电影对照,力求“真实”。

至於其他的关於半岛战爭的言论。送你们一句话。

“去罢!你们这些虫豸!”

博文发出后,舆论大譁然。

很多网民开始去搜索资料。

“啊?《拯救大兵瑞恩》原来是这样的吗?怎么跟《读者》,《意林》上说的不一样?”

“感觉被骗了啊,根本就不存在的事,怎么能拍了这么一部电影。”

“惭愧,想了想他说的还真有道理。我看《拯救大兵瑞恩》確实是看前面的战斗戏比较多,想了想看,说人文关怀什么的,確实虚偽了。”

“嗐,没啥。这片子之所以很多音响卖场拿来当试机片,確实就是前面的战爭戏拍的太好了,看著爽而已。”

华艺。

一直关注著舆论动向的冯小钢跟王忠军有些懵逼。

“不是,话题不是《集结號》跟《风声》吗?他怎么给拐到《拯救大兵瑞恩》上去了。”

冯小钢有些烦躁的抽著烟,“这人,怎么跳来跳去这么跑偏,抓不住重点呢?”

王忠军苦笑道。

“他这是抄到后方去了,你拿《拯救大兵瑞恩》给《集结號》背书。他直接跑去把《瑞恩》给解构了。

麻烦吶,如果连《拯救大兵瑞恩》都是假的,咱们这个就更麻烦了。”

王忠军叫过工作人员。

“先把媒体上,《集结號》是中国版《拯救大兵瑞恩》的宣传稿件给撤了。改为向先烈们致敬。”

“怎么感觉被这兔崽子给绕进去了呢。”

冯小钢又燃起一根烟。

“绕?呵呵,他还留著个扣子呢。等片子上映,指不定还有啥等著我们。”

王忠军皱著眉,对於片子上映后的情况开始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