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三爷(1/2)

除了狼肉,顾小北忽悠老娘將松子和榛子也拿去卖。

此举遭到顾晓茜的强烈反对,在顾小北诚心诚意的忽悠之下,小丫头还是愉快的答应了。

不是顾小北不喜欢吃坚果,而是他有更好的选择。

空间里已经种了榛子,明天就可以第一次结果,吃“乾净”的榛子不香吗?

既然能种榛子,別的植物肯定也可以种,顾小北期盼著粮食和蔬菜水果自由。

他现在面临两个问题,一是手里只有榛子和松子可以种,二是空间太小暂时只能种植一样植物。

不过他不急,事情要一点一点来,不可能三章两章就把事情都交代完。

每次赶集都有牲口拉车去镇上,不愿意走路的可以钱坐车往返。

平时出门大多得腿儿著去,今天赶上大马车拉人,马车比牛车顛簸一些但速度快不少。

十几里的乡村土路牛车要走將近一个小时,马车半个小时就到了。

坐车每人一毛孩子不要钱,不过顾小北背了个大麻袋,所以一共“欠”了三毛钱。

一分钱没有可不就得欠著吗,这年头欠钱很常见,你欠我我欠他,可以有效增进邻里之间的打架机率。

郭家沟、靠山屯还有其他几个村子,都归藏龙镇藏龙公社管。

之所以名字起得这么霸气,据说是几十年前盘踞在这一带的一伙鬍子起得。

一伙土匪自认身具大帝之姿,他们就是龙王要下山,於是给这里起名叫藏龙镇。

后来,另一伙更专业的鬍子看他们不爽,把他们给灭了。

新鬍子觉得藏龙镇名字不错就沿用下来,再后来,这伙鬍子被剿了。

总之,战乱年代东北算是匪患的重灾区,天天你打我我打你倒霉的永远都是百姓。

这一路上走走停停,顺著马车走过的痕跡,一车人晃晃悠悠到了镇里。

郭兰英很低调,全程没和別人说话。

自以为这样別人就“看不见”她,她爹娘那边就不会知道她已经回到郭家沟。

其实她只是在自欺欺人,虽然郭兰英把自己的脸遮住了,可顾小北和顾晓茜却丝毫没遮掩。

临近几个村屯互相嫁娶很常见,怎么可能不认识她们。

兄妹俩一路上打打闹闹,同行的人乐的看热闹消磨时间,但没人主动和郭兰英搭话。

年纪大的人,都知道当年郭兰英成亲时和娘家闹的很不愉快,见面有些尷尬於是假装看不见。

年轻的和她又不熟,更不会主动和她攀谈。

因此,郭兰英成功“隱身”。

下了马车,郭兰英拉著顾小北赶紧离开,没一会就消失在赶集的人群中。

2000年以后由於人口城市集中化,乡镇人口数量锐减,所以赶集的人越来越少。

再加上网购的快速发展,农民赶集的需求被进一步降低,这也让乡镇集市进一步萎缩。

现在顾小北看到的大集,几乎到了人挤人的地步。

如果忽略老百姓的穿著,这里和他上辈子看到的农村大集差不多。

只是商贩摆摊卖的东西有些单调,基本都是各种山货和粮食。

还有大白菜、萝卜、土豆这类可以冬储的蔬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