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刘琦求救(1/2)
第163章 刘琦求救
甘宁负手走了几步又问道:“有多少士兵想回家?”
“大概一半左右!”
甘宁心中算了算,便笑道:“一半就是一万五千人,二十石粮食赎一个,正好就是三十万石,看来对方也心里有数啊!”
“启禀将军,是卑职告诉他,有一万五千余人想回家乡。”
“原来如此,我说对方怎么会算得那么精准。”
甘宁笑道:“这个价格还可以,不过再加一个条件,投降士兵的家眷要来江陵郡,不得阻拦!”
“这是惯例,卑职已经给他们说过了,他们表示完全同意。”
“那就这样吧!一个士兵换二十石粮食,这批粮食正好用来安置投降士兵的家眷,把他们安置在汉水以东、涢水以西,以云杜县为中心,建立上百个村庄,这件事交给诸葛瑾,请黄忠军队全力协助他。”
“卑职明白了,另外是不是再增加两个校尉?”
甘宁沉吟片刻道:“我这段时间考虑把校尉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上尉、中尉和少尉,都尉也是一样分为三个等级。
这次傅彤和陈牧任命为中尉,要低其他校尉半级,还有娄发、张喜、王小蛮和阚晃升为少尉。”
“卑职明白将军的意思,卑职会拿出新军制方案,通过后再行任命之事。”
豫章军和荆州军最终达成了战俘协议,协议分为三条,第一,一切由士兵自愿选择留下或者返回;第二,每个返回的战俘,荆州将补偿豫章军二十石粮食,粮食到位后,士兵返回荆州;第三,留下战俘的家眷如果愿意来江夏,荆州不得阻拦。
这场战俘交换一直持续了一个月,而家眷前来江夏则一直持续到秋收后,接近一万名士兵的家眷选择渡江来江夏郡安居,被编为军户,安排在云杜县四周,每户给二十亩粮田和两亩宅地,同时每户每月给一石粮食补贴作为过渡,一直持续到第二年夏收。
荆州的江夏之战惨败后,也就意味着刘表再也无力挑衅江夏郡,豫章军稳住了江夏郡。
这也让豫章军高层尝到了情报的甜头,也由此加大了情报投入,到年底时,派出去的情报探子增加了一倍以上,遍布所有重要县城。
盛夏过后,很快便到了秋天,九月初,连绵的秋雨开始横扫长江沿岸,开始凉意十足。
这时下午,一名文士来到了宛县,这里是刘备的老巢,刘备的四万大军目前有三万集结在这里。
这名文士来到了左将军府,这里是刘备的官衙,他对门口士兵拱手道:“请禀报刘皇叔,我是替荆州刘琦公子送信,我这里有他的信物!”
文士取出一块牌子交给士兵,士兵转身进去了。
不多时,出来一名文官,拱手行礼道:“我是刘皇叔账下主簿简雍,请问阁下是?”
“在下邓芝,是刘琦公子幕僚,特来为公子送信!”
“久仰了,请邓先生跟我来!”
简雍把邓芝带到了刘备的官房,刘备已在门口笑眯眯等候了。
“来人可是邓伯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