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青枣寨的狗头军师(感谢盟主)(1/2)
第100章 青枣寨的狗头军师(感谢盟主)
小院里,刘炫席地而坐。
如今气候愈发的炎热,刘炫都不愿意在屋内讲经了,干脆就在小院的树荫下讲学。
李玄霸坐在他面前,而李世民和李元吉则坐在一侧。
尽管李世民表现的相当优秀,也热衷于回答问题,可刘炫就是不把他当作真传弟子来对待,他们俩在刘炫这里就是个旁听的,若是两人在课时开口询问,刘炫会训斥他们,让他们勿要耽误自己授业,而若是李玄霸开口提问,他就会耐心的解答。
这亲疏关系分的很是明确。
起初李世民对他还有些气恼,可不知为何,上的课多了,李世民反而是愈发敬佩他了。
这人在阿爷麾下,却对自己不过分亲近,跟自己以往见过的那些软弱文士不同,说话铿锵有力,刚烈不屈!
本身才能又极高,天文地理,无所不知,古今杂谈,无所不晓,确实是个大名士!
就连刘炫的一些恶习,在李世民这里都被美化成了特立独行,洒脱不羁的体现。
刘炫今日讲的东西更是重量级。
这些时日里,刘炫也不知为何,就跟孟子较上了劲,今日他正是在讲孟子一些大逆不道的学说。
“为什么孟子说齐王需要跟民同乐,才能治理好国家呢?”
“孟子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就是不能让百姓们父子相离,不能让他们贫苦,百姓们父子相离,生活苦难的时候,看到君王听音乐,游猎,都会去抱怨,可百姓们若是过得好了,无论君王是好音乐,是好狩猎,都会夸赞!”
“君王的爱好和品德都是次要的,治理好国家,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才是首要的,因此孟子才说让齐王跟百姓同乐,要让百姓乐,这才是治理国家的精髓。”
“而有些君王,他或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又干脆是不愿意明白这个道理,他耗费了百万人去服徭役,打造出贯通南北的渠道,对此洋洋得意,称自己为天下有功,又称自己朴素,不好音乐,不好游猎,殊不知,百姓压根不在意他好什么,只知道自己过得贫苦,无法生活”
“故孟子以为,无论君王还是大臣,治理国家都要以民为重,而不是以自己的道德修养为重.当然,这不是说不该不追求道德,只是,使民安乐,便是最大的道德。”
李玄霸忽问道:“先生以为道德有大小之分吗?”
“我认为有,古代的义士不惜连累父母族人为代价,去做出安定天下的壮举,可能以不孝来指责他们吗?”
李世民越听越觉得有道理。
李玄霸摇着头,“我认为先生方才说的不对,使民安乐自是大德,可若是干伤天害理的事情,本身品行不端,那就难以完成这样的事情,愿意使民安乐的人,必定是有道德的人道德修养跟治理国家并不对立,应当是共存的”
刘炫摇着头,“昔日汉太祖皇帝,曾在儒生冠里便溺,白日宣淫,做出许多当时看来不德的事情”
两人严肃的辩论起来,李世民看的津津有味,李元吉听的昏昏欲睡。
刘炫起初都还是在讲礼法,法统之类的东西,拐弯抹角的讲述当今圣人的行为,而最近,他是装都不装了,直接开始阴阳怪气,开口就是某位君王如何如何,也就是没有直接直呼姓名,不过,李世民感觉,按着他这个讲法,那一天也不远了。
刘炫讲完了今日的课程,却没有急着离开,他看向李世民和李元吉,告知他们可以先离开。
李世民知道这是有话要与弟弟说,便拉着李元吉迅速走出去了。
等到他们俩走出去之后,刘炫拉着李玄霸走进了书房,关上了门。
两人面对面坐了下来,刘炫严肃的看向了李玄霸。
“玄霸,昨日,有几个弟子来看望我,送了些东西。”
“嗯。”
李玄霸点点头,不知老师准备说什么。
刘炫忽开口说道:“我明明记得当初召集他们的时候,程醒和几个人都是被官差抓了去,充了徭役,可如今,他们竟在你麾下的乡兵之中,我开口询问这件事,他们都不敢回答,含糊其辞。”
“玄霸,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