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李自成与朱由检的命运相遇(1/2)
第564章 ,李自成与朱由检的命运相遇
广州火车站。
“嘟嘟嘟——!”
震耳欲聋的汽笛声接连响起,伴随着巨大的轰鸣与金属摩擦的刺耳声响,一列宛如钢铁长龙的火车,喷吐着浓密的白色蒸汽,缓缓驶入站台。大量蒸汽弥漫开来,让整个火车站笼罩在一片云雾缭绕之中,充满了水汽和煤烟气。
车门打开,张献忠走下火车,深吸了一口广州温暖湿润的空气,舒展了一下筋骨,望着眼前与北国截然不同的南国景象,不禁大声感叹:“他娘的,这才几天工夫?就从冰天雪地的京城到了这暖洋洋的广州!要是倒退回二十年前,有人跟老子说能有这事儿,老子非把他当骗子捶扁不可!”
他转过身,对着身后同样刚下车的李自成,难得地竖起了大拇指,由衷赞道:“老李,我这辈子除了社长没怎么服过人,但你这二十多年,带着人硬是捣鼓出这张铺满全天下的铁路网,这一点俺老张是真服你!厉害!”
连一旁的高迎祥也抚须感叹道:“是啊,难怪报纸上一直说铁路是龙脉了,当真是一点不为过。
铁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单凭这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铁道大动脉,就足以名垂青史,为后世所铭记了。”
李自成面对老兄弟的赞誉,只是谦逊地笑了笑,摆手道:“过奖了,我李自成不过是遵循社长的指示,执行朝廷的决策,领着轨道部的弟兄们,尽了本分而已。
这铁路网,是全体民朝百姓、数十万铁道兵和工程人员血汗的结晶,非我一人之功。”
目光扫过繁忙的站台和延伸向远方的铁轨,心中亦是升起一份自豪。从当年银川驿站的落魄驿卒,到如今执掌天下交通命脉的尚书,他这半辈子也只做了修铁路一件事。
张献忠早已热得脱下了厚重的棉外套,只穿着一件单衫,啧啧称奇:“京城那边的雪渣子还没化干净呢,这边倒好,跟入了夏似的!这地方冬天肯定舒坦,以后老了,冬天就搬来这儿过,准保不受冻!”
高迎祥打趣道:“你想得倒美!除非你那朝鲜半年离了你,还能运转自如,不出乱子。”
张献忠闻言,想到朝鲜事务仍需他坐镇,最终还是悻悻地放弃了这不切实际的想法道:“妈的,看来这清福是享不成喽!”
早已等候在此副总理大臣罗伟,广东巡抚陈诚,南海舰队将军杨秀头等人,见到刘永、徐晨等大同社最高层联袂而至,激动得快步上前道:“社长!元首,一路长途跋涉,辛苦。”
徐晨笑着上前握手道:“罗伟啊,为了这万国博览会,你辛苦了两年。这最后的荣光时刻,我们当然要来给你站台助威!舞台是你的,我们只是观众。”
刘永笑道:“是啊,你这两年的心血,我们都看在眼里。大胆去展示,让全世界都看看,我们民朝的气象!”
得到社长和元首的肯定,罗伟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和干劲,挺直腰板道:“多谢社长!多谢元首!罗伟必不负所托!”
大同社的高层们在广州的招待所休息了一晚,消除旅途劳顿。翌日清晨,便在罗伟的引导下,前往已然准备就绪的万国博览会场馆。
博览会的主场馆是一座宏大的建筑,大量运用了钢铁骨架和透明玻璃,在岭南的阳光下熠熠生辉,宛如一座降临人间的“水晶宫”。
场馆外围,此前为吸引人流而设立的露天市集并未拆除,而是经过了精心修缮和规划,变成了展示全球各国家风情的娱乐区,各种肤色的商贩叫卖不绝,异域音乐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罗伟引着徐晨、刘永等人登上主场馆的一处制高点,俯瞰下方那片充满活力的市集全景。只见下方人潮涌动,在各个分区流连忘返。
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一块被围起来的空地上,正在进行的两场表演。一边是两名全身覆盖着中世纪哥特式板甲的欧洲骑士,骑着披甲战马,手持骑枪,在一段短距离内进行对冲演练。“哐!”沉重的撞击声和四溅的火花引得周围观众阵阵惊呼与喝彩。
另一边,则是几位身着传统服饰的波斯武士,展示着精湛的弯刀技巧,刀光闪烁,令人目眩。
徐晨看着那骑士对冲的场景,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怀念。这让他想起了后世网络上兴起的全甲格斗爱好者和历史战役重现活动,那种对冷兵器时代力量的直观展示,确实具有独特的魅力。
刘永望着下方摩肩接踵的人群,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早就听闻如今的广州,日日如佳节,夜夜似元宵。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看这涌动的人潮,我民朝百姓,是真的富足安乐了。”
罗伟笑道:“根据统计,目前从各地乘火车、坐海船赶来广州的观众,已有数十万之众。待到博览会正式开幕,预计人流将突破百万!”
刘永点头感叹:“百万之众,不远千里而来,只为观一博览会。若非火车拉近了时空距离,百姓家有余财,焉能有此盛况?”
徐晨接口道:“从前京城到广州,快马加鞭也要月余,如今乘坐特快列车,不过五日可达。这便是科技改变生活,交通连接世界。”
在场馆另一侧,张献忠、高迎祥等人正对着那宏伟的玻璃钢铁主场馆啧啧称奇。
张献忠指着那在阳光下璀璨生辉的建筑喊道:“我的乖乖!罗伟这书生是把东海龙王爷的水晶宫给搬来了吗?这得用多少玻璃?”
高迎祥笑道:“这叫做‘非壮丽无以重威’。当年萧何建未央宫,便是此意。如今我民朝举办万国博览会,旨在向寰宇诸国宣示文明与富强,自然要以最宏伟、最先进的建筑,震慑其心,让他们未入其内,先畏其势。”
张献忠深以为然地点点头:“有道理!别说那些番邦蛮子了,就是俺老张看了,心里都咯噔一下,够气派!”
众人在外围兴致勃勃地逛了一圈,看了欧洲的骑士比武、波斯弯刀表演,又欣赏了天竺舞女曼妙的身姿,以及来自新大陆土著充满原始野性的草裙舞,可谓大开眼界,目不暇接。
张献忠信步走进了主场馆内,径直来到了“朝鲜特区”的展位。展位上陈列的物品颇具特色除了大量价格实惠、质地尚可的棉布,走薄利多销的路子;更多的是各类鲸鱼制品,如熏鲸鱼肉、腌鲸鱼肉、鲸鱼肉罐头、龙烛,珍贵的龙涎香,以及各种鲸鱼内脏提炼的制品;此外便是朝鲜的招牌特产,各种品级的人参及其他草药。
负责展位的正是沈光祚。张献忠走过去,直接问道:“老沈,怎么样?瞅着能拿下多少订单?”
沈光祚带着自信的笑容道:“回将军,前些日子在外围市集,咱们的展位就颇受欢迎。凭借这独一无二的鲸鱼产品和老山参,下官估摸着,正式博览会上,拿下两三百万的订单,应当不成问题。”
张献忠闻言大喜,用力一拍沈光祚的肩膀道:“好!只要能让我朝鲜国的名号响彻这万国博览会,让天下人都知道咱们的好东西,回去老子就把那支珍藏的千年老山参赏给你!”
沈光祚顿时喜出望外道:“多谢将军!下官定当竭尽全力!”
与此同时,李自成则来到了博览会最核心的“中央展区”,这里展示的是民朝最具战略意义和科技实力的成就。他径直走向轨道部的巨型沙盘展台。
这个沙盘规模惊人,精细地复制了整个民朝的疆域地貌,上面纵横交错的铁路线如同银色的血脉,一列列微缩的火车模型正沿着轨道缓缓运行,生动地展现着民朝交通大动脉的勃勃生机。
主持展台的是轨道部左侍郎朱九。李自成对朱九沉声嘱咐道:“老朱,此次博览会,是我轨道部向全球展示实力、开拓海外市场的关键机会。
要让所有来访的外国使臣、商人明白,铁路之于国家,犹如筋骨之于人体,是发展经济、调运物资、投送兵力的命脉所在!
如今中原易于修筑的铁路干线已基本完工,我们这支庞大的轨道工程兵团能否维持规模,继续向海外、向更艰难的地域拓展,很大程度上,就看这次能吸引到多少外邦的合作意向与订单了。”
轨道部极其庞大,几十万人为这十几万里的铁路,几千个站点服务,同时还有30余万的轨道工程兵,在各个荒郊野岭,修筑铁路,延伸铁路网的规。
但民朝好修的铁路基本上要修建完,剩下的不是江南这种河道众多,就是西南群山起伏之地,工程的投入会变得更大,时间更长,剩下的工程更耗时,现在虽然人员没减少,但他却居安思危,要开辟新的工程。
朱九点头道:“我明白。”
就在这时,一阵年轻人的惊叹声传来:“哇!好大的沙盘!你们快看,上面的小火车自己会动!太厉害了!”
“别乱摸!”一个中年人的声音带着呵斥传来。
李自成循声望去,只见几个半大的青年正围着沙盘兴奋地指指点点,后面跟着一个面容清癯、气质儒雅的中年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