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残酷的产业竞争(1/2)

第561章 ,残酷的产业竞争

三司使衙门,会议室。

三司使文吏对阮惠道:“今日还有和朝鲜使团的谈判,还请阮都督捎带片刻,等那边谈判完成之后,就是都督您了。”

阮惠道:“您忙。”

安南国使团坐在会议厅内,没过多久就听到了门外有声音。

阮惠想了想走向了声音的方向,从门口看到会议室一端一群人在谈判,想来这就是朝鲜使团了。

看着一个汉人服侍的所谓的朝鲜大使,他的内心是复杂的。现在的朝鲜王已然成为了和东吁王一样的傀儡,甚至比东吁王还要落魄,东吁王好歹是汉人,东吁文武大臣愿意给他一定的优待,虽然没有权利,但富贵的日子不缺。

朝鲜王就惨了,朝鲜国的军政大权全被朝鲜将军张献忠把持。他一个心腹都没有。每年只能得到一点固定的一万元年金,身为朝鲜王连土地都没,穷的可以和海峡对岸的日本王比惨。

要不是看在朝鲜,千年以来都是天朝的藩国,也顾忌其他藩国影响,这才保留了朝鲜王这个牌位。阮惠内心警醒自己,一定不能沦落到朝鲜王一样的。

议事厅内。

孙磊有的烦躁把他们的计划书推回去道:“你们报数字也合理一点,开口就是上千万,我看老张是自己人,才给他最低利息的农业贷款,他这是想把我当傻子坑吗?”

谈判的冯铨对眼前这一幕一点不感到尴尬,而是缓解气氛道:“我们朝鲜小国寡民,商业气氛也不浓厚,下面的人总是会出错,您要是有不满之处,可以提出来我们修改。”

孙磊严肃道:“不要弄这些歪门邪道,想上千万元的农业贷款,光凭你们生产的大豆远远不够,你们生产的大豆只够覆盖利息。

除非你们把种植大豆的200万亩土地给抵押出来,我就敢批这笔贷款。”

民朝着十几年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这几年刘永更是大力扶持各地发展产业,以吸纳更多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

民朝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多,这些人的工钱也不低,用购买力来计算,大概相当于明朝时期的中小地主水平,这些人已经不满足于只吃饱穿暖,而是想要吃的好,穿的漂亮。

民朝的工业增长水平倒是追上了他们的精神和物质需求,这些工匠不管是需要自行车,缝纫机,留声机等机器,民朝的作坊都能满足,纺织行业就更不用说了,棉,麻,丝,锦各种高档的布料,产能都极其充沛。

京城每个季度都有专门的时装展览,整个民朝的服装设计师,设计各种全新款式的衣服,一个季度能设计出上百款全新的衣服,以满足民朝百姓对穿着的需求。

这些年民朝的蛋,奶,家禽,猪,牛,羊等牲口市场也在不断的增长,民朝几乎每个城市附近都有几个大型的养殖场,畜牧场满足这些需求。

同时大同社为了平衡全球的贸易,形成贸易互补,开始在各个藩国建立适合远洋贸易的经济作物种植。

而大豆就是民朝推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大豆可以榨油,满足民朝百姓的需求,豆粕也可以作为养殖场畜牧场饲料的来源,还能制成各种豆制品。

所以民朝大豆需求增长的极快,光一个辽东的产能都不足以满足于是,民朝打算把朝鲜和日本作为大豆的来源,为北方的百姓提供油料和饲料加工品。

几天前他们和日本人谈的好好的,给他们贷款三百万,用于在日本新建200万亩的大豆种植园,这些钱主要是购买民朝的拖拉机,蒸汽抽水机等机械,还有购买各种铁质的农具。

这笔钱只要在钱庄系统内转一圈,主要还是把工业制品输入到日本。

同样的大豆种植基地,他们就敢开口要上千万,而且大部分的钱还要打回朝鲜境内,这就有点不识抬举。

孙磊最讨厌和这些官僚搞谈判,你给他讲数字,讲产能,讲市场,他们就给你讲关系,讲交情,玩人情往来。尤其是这些朝鲜官员,都和张献忠学坏了,和他们弄正规的商业贷款,他们就想着有枣没枣,先打两杆子占便宜再说。

本来就是一次双赢的买卖,社里看着张献忠是元老,才给他优惠,结果他倒好,他们想要的双赢就是自己赢两次,一个农业贷款他们敢张口上千万元,花钱的计划全凭乱写,还款没有计划。

冯铨听到孙磊的话尴尬一笑,他还真不敢答应下,200万亩土地涉及十几万百姓,他敢把这些土地抵押,即便自己的女婿是朝鲜将军,朝鲜的百姓也会把他撕烂。

孙磊把日本的计划书丢过去道:“按照这个模范去改,不要以为钱到手了,你们就可以胡乱花,每个步骤我们都有人监督,你们敢随意动这笔钱,我们就直接停止贷款,一切损失由你们自己承担。”

冯铨点头道:“明白了,老夫这就让他们学着做。”

而后他严厉道:“一天天就知道不学无术,连日本的都比不了,这事情要是传回朝鲜国内,你们还抬得起头吗!”

朝鲜大使团的成员自然不敢反驳,一个个低头承认错误。

孙磊想了想道:“让老张收敛一点雄心壮志吧,想发展产业虽然好,但也要量力而为,民朝每年都有大量的作坊破产,竞争何其激烈。

朝鲜除了人力成本低一点之外,你基础建设跟得上吗,机械设备跟得上,现在那些大厂的工匠都只技校工,人家读书9年,又在学三年的技术,放在以前,他们就是独当一面的大匠,你们朝鲜怎么比。

老张又花了多少钱给朝鲜的小孩普及义务教育花了多少钱建技校,建学府,钢铁厂不是建好了,就是一锤子的买卖,高炉坏了怎么修,怎么建更大的高炉?

你不继续追加投资,炼铁的成本就比人家高,但追加投资你想赚钱就遥遥无期。

产业不是他想的那么好发展的,社长,元首都感到头痛的事情,他以为是那么好容易做的吗,还是认清自己的优势产业发展的好。”

“叫老张在朝鲜多弄几个人参种植园,实在不行,你哪怕多种一点大豆,玉米卖到京城来当饲料,那也比开钢铁厂要赚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