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弔唁,跟来的阿银(2/2)

柳峰看到赵无畏,心中一阵感动:“赵大哥,谢谢你,这么远还赶来。”

赵无畏走进灵堂,灵堂內瀰漫著浓郁的香火气息,白色的慢帐在微风中轻轻飘动,仿若逝者的灵魂在这方空间徘徊。

他对著柳白的遗像,恭恭敬敬地鞠躬三次,

吊的人越来越多,小小的院子里挤满了人,却安静得只能听到人们压抑的抽泣声和偶尔的嘆息声。

柳峰和柳青站在灵堂前,不断向前来吊的人致谢,每一次弯腰,都饱含著对眾人的感激。

就在这时,人群外面一个身影显得格外突兀。

那是一位蓝发少女,她身著一袭淡蓝色的素裙,虽未著孝服,却难掩周身的哀伤。

她便是阿银,不知何时跟著柳家村的村民悄然进来。

她的蓝发如瀑布般垂落在身后,在灰暗的天色下,那一抹蓝竟似带著几分灵动与倔强。

阿银静静地站在人群中,目光始终落在柳峰身上,眼中满是复杂的情绪,有同情,有不忍,更有一丝难以言说的关切。

柳峰依旧低著头回礼,沉浸在自己的悲痛之中,丝毫没有察觉到阿银的到来,

灵堂前,烧纸的铜盆里,纸钱熊熊燃烧,火焰舔著纸张,发出“里啪啦”的声响。

灰烬在风中飘散,带著眾人的哀思,飘向远方。

院子的屋檐下,几盏白色灯笼隨风轻轻晃动,惨白的灯光在白昼中显得有些微弱,却又透著一股哀伤的气息,仿佛在为柳白照亮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道路。

柳家的院子,此刻被哀伤彻底笼罩,成了一片肃穆的悲伤之地,

院门口,两根粗壮的门柱上,贴著白纸黑字的輓联,墨色浓重,笔触间似饱含著无尽悲痛。

上联“音容宛在思无尽”,下联“德范长存忆有痕”,横批“沉痛悼念”高悬其上,白纸在微风中轻轻晃动,发出沙沙声响,仿佛在低吟著对逝者的缅怀。

大门两侧,各掛著一盏惨白的灯笼,灯笼的骨架是竹子编制而成,糊在外面的白纸微微泛黄透著陈旧的气息。

灯笼隨著风轻轻摇曳,那微弱的白光在日光下显得黯淡又淒凉,仿佛在为柳白照亮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道路。

走进院子,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灵堂。

灵堂搭建在院子的正中央,用几根粗壮的木头支撑起一个简易的棚子,棚顶覆盖著白色的布慢,布慢在风中微微飘动,宛如逝者的灵魂在徘徊。

灵堂的地面铺著青砖,上面撒了一层薄薄的纸钱,每走一步,都能听到轻微的“沙沙”声。

灵堂的正前方,摆放著一张宽大的供桌,供桌是用上好的红木製成,此刻却被悲伤笼罩。

供桌上,柳白的遗像端正地摆放著,照片里的他面带微笑,眼神慈祥,仿佛在静静看著前来吊的人们。

遗像前,一对白色的蜡烛正静静燃烧,蜡烛的泪跡顺著烛身流淌,凝固成一道道白色的泪痕,

像是在为逝者哭泣。

蜡烛中间,是一个精致的香炉,香炉里插著几烂香,香菸裊裊升腾,瀰漫在整个灵堂,为这里增添了几分庄严肃穆的氛围。

香炉两侧,摆放著各种供品,有新鲜的水果,色泽鲜艷,却无人有心思品尝。

有热气腾腾的饭菜,还散发著香气,却早已没了温度。

还有几盘点心,精致的造型此刻也被哀伤掩盖。

供桌下方,是一个烧纸的铜盆。

铜盆被炭火熏得漆黑,盆里的纸钱熊熊燃烧,火焰舔著纸张,发出“里啪啦”的声响。

灰烬在风中飘散,带著眾人的哀思,飘向远方。

铜盆周围,散落著一些未烧尽的纸钱,隨著风在地面上滚动,发出轻微的摩擦声。

灵堂的四周,掛著一幅幅白色的挽帐。

挽帐上,用黑色的墨水写满了对柳白的悼念之词。

挽帐在风中轻轻飘动,仿佛在为逝者吟唱著最后的輓歌。

院子的四周,原本生机勃勃的草树木,此刻也似被哀伤感染。

几株盛开的月季,瓣低垂,失去了往日的娇艷,

一棵高大的枣树,枝叶在风中沙沙作响,像是在为逝者嘆息。

院子的角落里,摆放著几个圈,圈上的白色朵簇拥在一起,散发著淡淡的清香,却也无法驱散这里的悲伤气息。

整个柳家院子,瀰漫著一股沉重的哀伤氛围,每一处布置,每一个细节,都在展现著柳白的离去给家人和乡亲们带来的巨大悲痛,也承载著眾人对他深深的思念与不舍。

不知不觉,已至中午。

柳家院子里,几张长桌拼凑在一起,上面摆满了家常菜。

这些饭菜,皆是请的龙兴镇酒楼的大厨来掌勺烹製的。

大厨们身著白色围裙,在临时搭建的简易厨房里忙碌著,炉火熊熊,锅铲翻飞,一道道热气腾腾的菜餚被端上桌。

前来吊的人们围坐在桌前,却都神情凝重,少有言语。

大家默默拿起碗筷,品尝著饭菜,每一口都吃得缓慢而沉重。

柳峰和柳青穿梭在人群中,不断向前来吊的人致谢,他们的声音沙哑,眼中满是感激。

刘姨也在一旁忙碌著,为客人添茶倒水,她的脸上带著哀伤,却也努力维持著微笑,感谢每一位前来吊信的人。

在这一天里,柳家的院子成了思念与缅怀的匯聚地,

人们带著对柳白的敬意和对柳峰一家的关怀,纷纷前来,用自己的方式送別这位令人尊敬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