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他们居然这么早就鬼混在一……(2/2)

于红霞陪着他吃了两个,猪肉酸菜馅的,吃着还挺很香。

姜广军也确实饿了,剩下的都吃了,吃完,洗完碗,夫妻俩坐在客厅里聊天。

于红霞拿出两瓶黄桃罐头让他打开,还跟他说起今天上午丁小秋来找媛媛的事。

“丁锦程的食品厂是不是出什么问题了?”病急乱投医,居然打起媛媛的主意来。

“昨天市卫生局搞突袭检查,他们厂车间卫生严重不达标,责令他整改,还罚了款,这寒冬腊月的,本来是食品的销售旺季,可他这么一整,不仅完不成订单要赔偿毁约的损失,还砸了自己的口碑和信誉,如果再不想办法,他那食品厂肯定得破产。”

姜广军把罐头打开,放到茶几上,孩子们端着碗围过来,专心的吃着,他也给媳妇舀了两块。这罐头是别人送的,有整整两箱。

于红霞晚上没事儿,寻思收拾收拾家里的杂物间,里面堆了许多东西,乱糟糟的,都要没地方下脚了。

结果就翻出来两箱罐头,她记得还是她出国前姜广军拿回来的。

家里一年四季新鲜水果不断,根本想不起来吃,可再不吃就过期了。

不止罐头,还有各种香肠腊肠,干货山货,她都给整理出来,装了好几个帆布袋子,这么多自家根本吃不完,她打算送人。

这男人再如何会顾家,有些事情也想不周全,幸亏她想起来翻翻,不然好多东西都得放过期了,怪可惜的。

“不会是桑家在背后捅咕的吧?”不然好好端端的,怎么突然卫生检查。

“谁知道了。”姜广军一脸漠不关心,“他也怪不着别人,是他管理不当,自身有毛病,不然再怎么检查也不至于停业整改。”

“我听乔梁说,他心可黑了,做丸子用的食材和调料好多都是过期或者临期的,还经常偷工减料,卖价是比别人便宜,有不知道的贪图便宜,买完就后悔。”

脾胃弱的或者小孩子吃完肯定要拉肚子。办厂开店做生意,口碑和信誉至关重要,一点点积攒起来不容易,丁锦程偏偏要耍小聪明,都不是傻子,时间长了谁还会上当受骗?

姜广军也是做食品的,深知品质的重要,他也一向注重生产环境和卫生管理,不然永兴卤肉凭什么走到今天?

味道好,口味正宗,这只是其一,最主要的还是干净卫生,顾客们吃着放心。

不过桑家也够狠的,丁锦程的食品厂完蛋了,桑悦跟他的婚姻估计也走到头了。

当然这些跟他们没什么关系,丁锦程也是咎由自取。

“爸爸,我想去滑冰。”媛媛还惦记着呢,她也是爱玩的。

于红霞不会,她怕摔,姜广军这两天又没时间,他想了想,就给李广平打电话,叫他过来陪孩子们玩几天。

李广平最会滑冰了,有他在,也不怕孩子们被欺负。

于红霞犒劳小叔子,做了不少好吃的,李广平脸皮厚,干脆住下不走了,还美名其曰,他得留下帮嫂子带孩子,反正学校也放假了,没什么事……

周六晚上,城东人民大剧院,姜广军跟于红霞到时离开场还有二十分钟。

他们凭票入场,座位比较靠前,就在第三排。顾砚宽跟阚心怡随后也来了。

乔梁把孩子交给保姆,跟岳父岳母一块来的,别看他长得五大三粗的,心思特别细腻,很会宠媳妇。

田芯蕊父亲五十左右岁,很随和,他是发电厂的厂长,田芯蕊母亲也很厉害,是街道办主任,家里就她和她哥哥两个孩子,条件是相当优越。

她当初进艺术团,是凭自己本事考上的,没走关系。所以每次登台演出家里都很重视,有时间都会过来观看。

今天演出的是一部较短的舞台剧,时长大概一百二十分钟,以一对刚大学毕业的青年男女的爱情为主线,从几个家庭的生活琐碎中,展现不同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和成长历程。

改革开放,新时代来临,人们的思想也在蜕变和进步,还有一些个体户创业时的艰辛以及成功的不易,很贴近生活。

演员表情生动到位,剧情紧凑,歌声很鼓舞人心,演出非常精彩。

于红霞和姜广军看得很投入。演出结束,他们从剧院出来时已经快九点了,乔梁要等媳妇,顾砚宽跟阚心怡要回顾家老宅,也不同路,夫妻自行离开。

姜广军提议去吃点东西,于红霞惦记几个孩子,随便找了家店,吃了一小碗馄饨就催促姜广军赶紧回家。

姜广军唯妻命是从,不敢多耽搁,他将车驶进一处偏僻的巷子里,想抄近道。

从这条巷子穿过去是东康路的东入口,离别墅园也就没多远了。

只是这边他不常走,对路况也不是很熟,车速不快,好在巷子里有路灯,时间又不算太晚,偶尔还能看见几个过路的行人。

姜广军全神贯注的开着车,于红霞坐在他身边的副驾驶上,没说话,不想打扰他。

天阴了,看不见几颗星星,寒风呼呼作响,昏黄的路灯光下,几个人正围着一对小青年,推推搡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