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李广英,你好自为之。……(1/2)
山路崎岖,车速不快,到f县时已经中午十二点多。
姜广军随便找了家饭店,跟顾全他们吃过饭,按照家里给的信封上的地址来到县郊水泥厂。
李广英她男人在这里上班。
“大爷,我问一下,咱们厂有个叫张铁山的吧?”姜广军说着,递过去一根烟。
传达室的大爷将烟接过来,低头闻了闻,然后一脸古怪的看着他,“你是外地来的吧?”
“嗯,我是京市来的,大爷,张铁山还在厂里吗?”
“不在了,工作被他弟弟顶替,有半年多了。”
姜广军感觉很不好,忙问:“大爷,您知道他出了什么事吗?”
大爷长叹了一口气,“今年三月份,厂里发生了一起事故,造成一死五伤,张铁山是伤的最重的那个,双腿都残了。”
姜广军心里咯噔一下,“那他人呢?回乡下了?”
“没有,还在县里,你是他什么人?”大爷好奇地问了一句。
“我是他大舅哥,家里有小一年没他们信,不放心叫我过来看看是怎么回事。”姜广军没有隐瞒,如实回道。
大爷听完,一脸的复杂,语气也不如刚才热络,“你去建设小学前面的胡同口找吧,他应该在那儿摆摊呢。”
说着关上了传达室的小窗,不再搭理姜广军。
姜广军面色一沉,肯定是李广英做了什么,让这位大爷都气愤不平,连带他一块被迁怒。
不敢耽搁,立马上车叫司机去建设小学。
从这边过去不过几分钟。
在对学校大门的胡同口,往里走,有一排小摊子,几乎都是卖菜和水果以及各种小吃的。
靠角落的地方,坐着个头发有些凌乱的男人。
此时他正低头坐在摊子前,手上正拿着改锥,缝着一双黑色的男士皮鞋。
大概是太专注,根本没注意到姜广军走过来。
直到见一双脚停在自己面前,他才抬起头。
姜广军知道五年的时间会改变很多事,但如何也没想到,再见到老实巴交的大妹夫是这样的情景,要不是看见对方的脸,根本不敢认。
张铁山眼窝深陷,颧骨突出,原来像壮实得像牛一样的汉子,现在瘦得只剩一把骨头,三十岁瞅着像五十,眼睛里一点生气都没有,宛如一潭死水。
他见是姜广军,身子顿时一怔,眼神飞快的躲闪开,似乎又觉得这样不妥,憨憨的笑了笑。
“二哥,你咋来了?我还以为自己认错了。”
他局促的扯了扯盖在腿上的藏蓝色的垫子,试图藏起两条空空的裤腿。
姜广军已经看见了,两条腿膝盖以下全没了。
“是咱爸让我来的,你们一年没给家里寄信了。”
虽然一年联系不了几次,但逄年过节的总会去封信,问候一声,今年突然断了,家里难保不猜疑他们出了什么事。
张铁山苦笑了一声,解释道:“二哥,我变成如今这样,几乎成了废人,广英改嫁了,我也不知道怎么跟你们说,就没写信。”
那年从京市回来,他就花钱在县城买了个临时工,虽然是水泥厂,又脏又累,不过他能干又老实,很快就转正了,一家人搬到县城来生活。
可李广英没工作,日子紧巴巴的,好在有家里补贴。
后来知青大返城,按照政策李广英是可以回京市的。
只是离婚证明被姜凤淑撕了,补办也行,但张铁山不想放她走,两人闹了一阵子。
包产到户后,李广英跟两个孩子都分了田地,即使不种租出,一年的口粮是有着落的。
后来经济改革开放,李广英也做起小买卖,不过她吃不了辛苦,没挣到什么大钱,但也没赔着,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两个孩子又渐渐大了,她就彻底歇了回京市的心思,凑钱在县里买了两间房子。
没想到张贴山会因公受伤,双腿截肢了,不能再上班。
李广英开始还上心照顾着,没多久就受不,改嫁了。
张铁山说完,一脸的颓废,“我不怪她,好歹照顾我出院,家里钱也没带走,都给孩子们留下了。”
他没了腿,实在不忍心李广英跟自己吃苦,索性就放手了。
“那男人你认识?”姜广军很意外,这也太度了。
“我见过一次,人还行,工作也好,不会亏待广英的。”张铁山道。
“你父母同意吗?你们之前一直没复婚?”姜广军坐在他对面的马扎上,与他平视。
“没有,开始她一直惦记回城,不想复婚,后来分地,她户口还在村里,我想不复婚也没什么区别。”
张铁山承认自己有些私心,拦着李广英回京市,早知道是这样,还不如让她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