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姜广军心里一怔。(2/2)
何园长摆摆手,“这个我来解决,三百对,你大概要多少天能做出来?”
“这么多?男孩也戴吗?”于红霞惊讶的问道,园里没三百个女孩。
“我一个人做的话,至少要十几天。”这是她保守估计的。
“女孩扎头发上,男孩头发短可以带在手腕上,都是孩子不好区别对待。”
何园长说着笑了,“你说时间可来不及,七天能做出来吗?”
还要留出几天时间排练。
“行,我找两个人一起做,能赶出来。”于红霞答应了。
“放心,我不白让你做,一对头花给你一毛钱的手工费?”
“行,你随便给。”学校还没开学,她又没有工作,能挣点手工费也不错。
两人谈好,何园长第二天就把材料送来了。
于红霞当场做好样品,让何园长看过,满意之后才接着做。
她没找别人,全是自己做的,头花样式简单,就是在布艺发圈的接头处缝上蝴蝶结。
只是何园长要求,蝴蝶结要用绸子,看着仙气飘飘的,但也不好缝。
她画好尺寸,将材料统一剪裁好,先做发圈,再做蝴蝶结,最后缝合在一起。
这样速度比较快。
她一天最多能做六七十对,三百对,五天就做完了。
中间还会适当的休息一下,背背单词,看看孩子,不然脖子跟腰椎受不了。
头花做好,用袋子装着送去幼儿园。
何园长检查得很认真,发现尺寸都是一样的,做工也很精细,没有一点取巧糊弄,于红霞还多做了十对。
她满意的点点头,当场就把手工费给结了,“你家皓皓也要参加表演,有时间过来看吧。”
于红霞点点头,“好。”
听何园长说,她才知道,原来是李广婷出的主意,她教孩子跳舞,她小时候就是学校文艺宣传队的,参加过很多集体表演。
娇娇的打扮一向是幼儿园里比较出众的,尤其头发上的头花,三两天就换一样,眼馋坏了好多小朋友。
正好幼儿园排练节目,李广婷受娇娇的启发,又跟几位老师商量,才决定用头花给孩子们打扮,到时候一个个漂漂亮亮的。
头花做好,拿到手工费,离开学已经没几天了。
姜广军找人换了张票,买回一辆自行车,于红霞以后上学方便。
京师大报到这天,姜广军特意请假陪她一起来的。
他们从家里出来的早,到学校时还不到八点钟。
随着行人穿过历史悠久的拱门,进入校园,就能看见欢迎新同学的条幅,以及帮忙引路或者搬行李的学生,人是络绎不绝。
顺着指引来到报到处,排队的学生不算太多,于红霞还是等了一个多小时。
她没带行李,只背了个双肩书包,她已经申请走读了。
填好院系信息,走读原因,以及在校外的具体住址,申请递交上去直接就批准了,而且像她这样不方便住校的学生还不少。
办完所有手续,于红霞跟姜广军在校园里四处转了转。
去看了教学楼、礼堂,宿舍楼、图书馆、最后绕到学生食堂,正好到饭点了,两人在食堂吃了顿午饭。
可能是新生开学,今天食堂的菜色看着特别丰富。
肉菜虽然限量但不要票,两人打了两荤两素,外加一份汤,每道吃着都不错。
吃完饭,两人从学校北门出来,从这边走回家更方便些。
姜广军边走边侧头看着她,“媳妇儿,你感觉怎么样?”
“感觉不错,我很期待接下来的大学生活。”于红霞笑道。
不管学校环境还是被录取的专业都是她比较满意的。
不过她要上学,就没有经济来源了,以后全靠姜广军养家。
每个月学校会发补助,吃饭不成问题,不过钱是没有多少的。
好在加上卖工作的钱,两人手里的积蓄有四千之多,至少以后几年的开销不用愁。
姜广军已经开始琢磨挣钱了,坐吃山空不行的,他现在每次出车去外地都想办法带些货回来赚差价,这就是当司机的好处,有油水,运输队的人是心照不宣,反正大家都这么干,而且出差的频率越来越多。
报到时间是两天,后天才正式上课,不过于红霞看系里的公告栏上写着,明天下午要开新生班会,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参加。
新生班会就是认识一下系里的?几位老师,然后学生再做个自我介绍,于红霞是历史系78级1班的,一共52个人。
班里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年龄差距很大。
于红霞听着,有一位同学已经三十四了,最小的才十六岁。
她位置比较靠后的,很久才轮到她。
“我叫于红霞,二十六岁,是京市本地人,曾经在东北插队九年,做过幼儿园老师,同时也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希望能在接下来的四年里和大家愉快相处,一起学得更多的知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