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别看只是几张纸,关键时候比……(2/2)
于红霞说着去给曹永年倒水,家里没有茶叶只能放糖。
曹永年摆摆手,“不用放糖,我喝不惯,你也别忙乎了,我去对面找徐师傅说会话。”
广军不在家,他一个老头子在这也不方便,去对面看看。
徐茂生刚下班,听见他说话声,已经从屋里迎出来。
“曹队长,你可是稀客,快进屋坐吧。”语气很客套。
曹永年没进屋,在院子里跟他说话,就很随意的聊些家常。
“徐师傅,你怎么没去家属院住?”以徐茂生的资历,厂里肯定给分房子了。
“前几年厂里给我分了一间房子,现在我小儿子住着呢。”
曹永年恍然,点点头,“徐师傅,你几个儿子?”
“两个,这个是老大,也在咱们厂上班,小儿子是食品厂的,两个儿子都成家了,孙子也有了,我的任务算完成了。”说着徐茂生呵呵笑起来。
声音里带着一种没有负担的轻松,也只有日子过得确实好,人才能笑的这样畅快。
曹永年一脸羡慕,这老伙计是个有福气的,不仅儿女双全,家里还没经济负担,日子够顺心的,不怪他笑得这么肆意。
冬天天黑的早,院子里已经亮起了灯,昏黄的灯光,光晕浅浅淡淡的,却带着一丝暖意。
姜广军将弄到的鸡给人送去,在外面转悠了一圈,等胡同里没人了才回来。
他推开大门,看见院子里的曹永年有些惊讶,不过马上笑了,“二姨父,您什么时候回来的?”
曹永年背着手,站在昏黄的灯光下,
正跟徐茂生说话,听见开大门的动静,立马转过头来。
“我今天上午回来的,你小子,这是忙完了?”几天不见,怎么感觉人瘦了许多,曹永年心里嘀咕着,家里粮食不够吃了?
姜广军笑了笑,回道:“忙啥,我又就没什么可忙的。二姨父,您吃饭了吗?”这老爷子大晚上的过来肯定有事。
“吃完了,你二姨做的手擀面。”上车饺子下车面,姜凤贤每次都是如此,几十年了,就没变过花样。
曹永年对徐茂生道:“徐师傅,我先过去了,咱俩改天再聊。”他们认识许多年了,就是一直没打过交道。
也是他经常出差,总在外面,要不就是忙的见不到人,没多少机会接触。
徐茂生点点头,回屋去了。
姜广军将车推进院子,停好,然后从车上拿下来两个麻袋,放进了倒座房里。
曹永年嘴角动了动,心道,这小子是出去进货了?鸡都用麻袋装,买卖搞的挺大嘛。
其实袋子里没几只鸡,定好的姜广军都送过去了,剩下这几只暂时没人要,他才给带回来了。
等姜广军忙完进屋,曹永年从上衣口袋里掏出来几张纸,递给他。
“别整天偷偷摸摸的,拿着这个。”他虽然不希望姜广军干投机倒把的事。
太担风险了,说不定哪天就被逮到,但能帮忙他也会尽量帮。
没办法这是他养子,在感情上跟亲生儿子的没啥两样,当年要不是执拗不过他老娘跟岳母,他肯定不让广军回去。
姜广军接过来一看,是几张采购单。有两家单位各要两头生猪,还有三家国营饭店各预定了五十斤猪肉,都是大单子啊。
这老爷子真厉害,他说破嘴皮子才拿到两家国营饭店的订单,一天也不过要三十斤肉,老爷子一出手就是五十斤。
他看完后眉开眼笑的,对曹永年竖起大拇指,“二姨父,还得是您老人家,一回来就给外甥这么大惊喜,太谢谢了。”
“您比那个苏廷奕可敞亮多了。”他现在缺的就是这个。
这些天一直束手缩脚的,生怕被人发现,有了这几张采购单省了不少事。
胆子也可以再大一些。
“行了,别跟我贫嘴,苏厂长能让你去找高主任已经够讲情面了,他那人爱惜羽毛,很少给人开后门,你小子知足吧。”曹永年哼了一声。
苏廷奕以前还行,一直小心谨慎,做事也认真,从不乱来,不过最近风头越来越盛了,整天前呼后拥,坐着小汽车进进出出。
他瞧着有些要翘尾巴的趋势,曹永年心里有些担忧。
苏廷奕刚愎自满不要紧,但别把厂里搞的乌烟瘴气,到时可要乱套了。不过他快要退休了,以后厂里如何跟他没多大关系,反正肯定会有人盯着,苏廷奕也有不少对头。
“行了,时间不早了,没事我就先回去了。”他过来就是送采购单的,这玩意别看只是一张纸,关键时候比什么都好用。
他弄来的也不容易,搭了不少人情,要不是怕这小子起早贪黑的再出点什么意外,到时候姜凤贤跟他哭天抹泪的他受不了,他才不管呢。
叫这小子自己折腾去,年轻人没有点闯劲哪能行。
当然该护时也得护着,自家儿子嘛。
姜广军嘿嘿笑着,转身把刚才放在倒座房里的麻袋拎了出来,里面是只大公鸡,上手沉甸甸,估摸着能有六七斤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