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如愿(1/2)
周若水吃下去的药其实并没有黄维凭多, 裴杼本意不是想毒死他们,只是想堵住二者的嘴。他们若是不闭嘴,幽州这些人都得跟着咽气。
这次再见周若水后, 对方的确清醒了不少,他似乎意识到前些天发生过什么, 在看到裴杼走近后便对他龇牙咧嘴,但却没有攻击的意思,大概也是知道动手的后果。
裴杼无心看他的惨状, 他来这里,只是为了确认周若水的情况究竟适不适合去外头干活。如今看他确实有几份清明, 想来将他拉出去自力更生也是可以的。
衙门不养闲人, 大牢里面也一样。
裴杼也不管他听不听得懂,交代了对他的安排:“黄维凭虽被带回京城治疗,但于张戚而言已是一步废旗,如今官职也停了, 不久之后会有一位新的副使顶替他。至于你,蓄意陷害黄维凭的罪名也成了定局, 朝廷原本要判你死刑,但考虑到你行迹疯癫也算得了报应, 便免了死罪,判徒三年。”
周若水眼神癫狂, 好像是听懂的样子。
裴杼继续道:“幽州尚有不少刑犯在北边屯田,今日你也会被送过去。那里有军队驻扎,你给我好生种地, 别想着再闹事或者伤人,否则,你这条小命保不保得住, 便难说了。”
军中士兵多脾气急躁,同行的囚犯更是不好惹,周若水若想耍花招恐怕是难了。朝廷是只判了周若水三年徒刑,但裴杼准备将他一直关下去,直到周若水对他、对王绰等人都不再是个威胁。
交代完,裴杼也不等周若水如何反应,直接让人将他押送到北边种地去了。
看他挣扎时那一身蛮力,应当能犁不少田吧,正好杨怀安这阵子改进了不少农具,耕地播种都方便了许多,等周若水去了北边,有的是活给他干。
周若水大抵还想再说什么,但是狱卒没有给他开口的机会,一把捂住口鼻便将人拖出去了。
能离开牢房,周若水当然求之不得,但代价是去北边给裴杼开荒,这谁能受得了?他不仅要跟那些作奸犯科的囚犯为伍,还要在已经跟裴杼撕破脸的情况下继续为裴杼做苦力,真是奇耻大辱!
停了药后,周若水渐渐地也想明白了,他意识到审案期间那个王师爷一直没有露过面,便知道自己猜得没错,对方的身份定然不能见人。
但可恨得是,他当时脑子像是塞了浆糊,根本想不到要揭发裴杼,反而因为对黄维凭的恨意洗刷了裴杼的嫌疑。
周若水本来打算去了屯田处再想办法将这件事捅到京城,可等真去了后他才发现,此处看守的力度比幽州牢房要严多了,兵卒远比狱卒凶悍,逼着他们日复一日地开荒、施肥、种地……
他们一直在开荒种地,似乎永远也没有尽头,周若水不明白,裴杼要这么多的耕地跟粮食到底要干什么?难道幽州就这么缺粮?
繁重的劳作之下,周若水但凡有点休息时间便倒床大睡,压根提不起精力去坑害裴杼。
开始那些日子,裴杼还让人盯着点周若水,但后来发现这家伙忙到根本没精力想东想西,便彻底将这人给放下了。还是种地能够改造人,他若是安安分分种几年地,勉强还能算他一功。
等到六月下旬,古道口关附近大批的棉花开始采收,采完之后又马不停蹄地制作冬衣。
去年采摘的棉花赶制成了数千件冬衣,不少立过功的士兵都分到了。一件棉衣不知道流转过多少手,士兵们试穿后,都感受到这棉衣有多保暖,似柳絮、芦苇那等根本没得比。正因为知道棉衣是个好宝贝,众人才更加望眼欲穿,就等着这批棉花收上来,届时他们也能分到一件。
杨怀安刚从改进农具的安排中抽身,转头又被裴杼薅去琢磨棉纺织机了。
裴杼记得有这么一回事,但是纺织机具体是什么构造、如何运行他便不知道了。但没关系,杨怀安知道就行,裴杼如此这般地形容过后,期待地看着杨怀安:“你听明白了吗?”
杨怀安诡异地沉默了。
裴大人的描述过于笼统,以至于他到现在都明白纺纱机的构成。但大致的意思他听懂了,无非是将这些棉花防成纱线,再改进织布机,将其纺成布匹,还要求速度快,产量多,生产效率高。
听起来是个庞大的工程,且杨怀安从来没有接触过纺纱织布。但即便如此,他还是愿意试一试,只因裴大人方才话中提及,如今的布匹太贵了,穷人根本买不起,他希望日后能通过推广棉花、改进纺织工艺,织出更廉价的土布,让穷苦人家的孩子也能穿得起新衣裳。
杨怀安从小脑袋聪慧能挣钱,他家中没有揭不开锅的时候,却也一直目睹着穷苦人家过得是什么样的日子,他点了点头,郑重道:“大人放心,属下一定会早日将这纺织机造出来的。”
“我已让魏平给你找了一批善于纺纱织布的工匠,你同他们切磋交流一番,合众人之长,应当不成问题。”裴杼说完,又想起来另一件事,遂补充道:“开销不是问题,研制过程中所有经费依旧由州衙统揽,有什么要置办的只管去找秦阿明。”
这家伙从前只是跟着沈璎打打下手,如今已经能独当一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