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收服(1/2)
众人回头, 不自觉让出了一条路。
裴杼这才看到中间被围着的人究竟是什么模样,个头并不高,眼神纯粹, 圆脸生得幼态,故而看不出他究竟是刚及冠还是已到而立之年。
“你又是谁?”红衣裳的公子哥不满有人跳出来捣乱, 直接质问。
裴杼兴致勃勃地道:“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相信他说的话。”
他是打定主意要将这个有想法的人拐回去。
话落,圆脸的年轻人便热切地望着裴杼, 还抱起自己做的木头船给裴杼展示:“这条船是比照着正常船只的图纸复刻出来的,我已经观察好几年了, 对制船的工序烂熟于心。只不过木船没意思, 随便就能造出来,但若是能用铁打造一条大船,才真正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贺辽嗤笑一声, 打量着这两个傻蛋:“就算你弄出来了,铁船跟木头船又有什么区别?不都是用来拉人装货的?重要的不是材质, 而是实用。铁矿产量本就不高,铸焊技术又不足, 铁制的物件还容易生锈,你那船放在水里泡一段时间便锈迹斑斑, 有何意义?说到底不过是哗众取宠罢了。”
裴杼耳朵微竖,这个红衣裳的公子哥貌似也不是糊涂蛋,口齿清晰, 条理分明,瞧着也不是俗人。
被贺辽质问的杨怀安却固执道:“能做出当世没有的东西,这便是意义所在。或许这样一艘船在如今看来耗资太大, 即便做成也不划算,但只要证明其可行,相信将来随着工艺蜕变,铁船定能取代木船。”
“呵,一派胡言。”贺辽没想到这人能痴成这样,也不知道他这脑子究竟是怎么长的,怎么就与人不同呢?
他于是转向裴杼:“喂,你真由着他瞎胡闹?”
裴杼充耳不闻,反而接过那艘小木船仔细打量。看得出,对方手艺极为精湛,每个零件都雕得栩栩如生、严丝合缝,甚至船上的门窗都能打开,桅杆上的旗帜还能升降呢。
好手艺啊,看来他之前说造一条木船没有挑战性,也不是狂妄自大。
尽管此人对木船相当不屑,但其实眼下造船业并不发达,也没多少人重视海运。不过。裴杼重视啊,铁船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最多只是个噱头,他与眼前这人都不至于傻到会觉得能以铁船代替木船,以如今着落后的生产力,起码在今后几百年间应当都不会实现铁船的批量生产。
但若是借着这个噱头将造船业扶持起来,肯定稳赚不亏,只是当下裴杼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那便是水泥研制。他也想借此瞧一瞧这位年轻人究竟有多少本事,裴杼便道:“铁船的事情我肯定会让你尝试,只是如今不行,我有桩难题需要先解决。”
“什么难题?”杨怀安难得遇上一个肯出钱纵容自己这些天马行空想法的人,瞬间劲头十足,“您跟我说,能帮上忙我肯定帮忙。”
贺辽忍不了了,怒喝一声:“你们到底有没有听我说话,知不知道我爹是谁?!”
好大的口气,沈璎幽幽地看了贺辽一眼:“这位是河北道采访使兼幽州太守。”
贺辽:“……”
他瞪大眼睛,直愣愣地盯着裴杼。
有点不相信,再看一眼,怎么看怎么不对头,这人怎么可能是裴太守呢?
裴杼保持微笑,他比较好奇的是:“不知令尊是哪位?”
“呵呵。”贺辽干笑了两声装傻,通身的气焰全收。
旁边的杨怀安贴心地解释:“这位是德州太守家的大公子贺辽。”
德州?
裴杼立马想到了德州扒鸡,还有点馋呢。
杨怀安也顺便介绍了一下自己,相较于家世显赫的贺辽,杨怀安的出身便简单多了,不过是农户出身,凭借脑袋聪慧加上动手能力奇强,常给周边富户做点小玩意儿贴补家用。每次得的钱虽然不少,但杨怀安花得也多,他每次的实验都要耗费不少。且他折腾出来的东西大多没有实用价值,至今三十好几也一事无成,一家老小还就还只是维持温饱罢了。
杨怀安知道自己拖累了妻儿,除搞点研究之外,平常都不敢花钱,生活十分拮据。最近他又突发奇想要造一艘铁船,但因家中实在负担不起,故而出来碰碰运气。他原本是想要游说贺辽的,谁知道竟意外碰上了裴杼。
幽州太守、河北道采访使,这两个头衔加在一块儿便不可能缺钱。杨怀安铁了心要追随裴杼,兴许跟了裴大人后,他那些想法便都能付诸于实践。
贺辽自从被介绍了之后便不吭声了,但眼神却一直在裴杼身上打转。
不对劲,他早就听说过裴杼的传奇经历,据传,他在永宁县做县令的时候便立抗胡人,带着永宁县一群老弱病残打得胡人丢盔弃甲,连马都不要了。最近一次更是了不得,以太守名义坐镇永宁县,击退胡人四万余人,听闻后面还有胡人的援军,具体多少不得而知,总之是打了一场以少胜多的漂亮仗。故而在贺辽的想象当中,裴杼应当是位勇武过人的猛将,而不应该是现在这样……
温文尔雅,面如冠玉。美则美矣,但好像有点弱啊,贺辽腹诽。
沈璎见他一直盯着裴杼,似在挑剔一般,面色不善地问:“这位贺公子可有什么不满?”
贺辽立马摇头:“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