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变故(2/2)

他说完后,气氛为之一松,江舟难得没有跟王绰顶撞,也冲着裴杼道:“您一直待在永宁县,幽州那群人眼红了,现如今说什么也要将您抢回去,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急个什么劲?”

裴杼失笑:“无妨,我本来便准备回去的。”

然而裴杼的话已经没有多少公信力了,他之前去前线的时候也说过自己三天后就回来,可结果呢……不论他这回说什么,王绰跟沈缨都不会再听他的。

裴杼忽悠无果,只能带着这批人,尽快给永宁县这边收尾。

这次胡人退得狼狈,营帐中还有一些东西或是没有来得及收拾,或是带不走。裴杼跟江舟一点都不嫌弃,领着人将胡人的军营扫荡得干干净净,连一粒粮食都没放过。碰到个皮甲、弓箭、长刀之类,更是如获至宝。若是能揉到几匹马,那就更加了不得了。

马没有多少,估计海山也是吸取了宝日金的教训,再慌、再乱也得将马带回去,不给裴杼占多少便宜。但总还是有带不回去的,这些马牵过来后,裴杼转头就交给齐鸣手下专门养马的那批人了。

他们如今就住在军营旁边,专门负责给马匹繁育。领头之人叫元叔季,五十多岁,养了一辈子的马,被燕王高价给挖了过来,拖家带口来到永宁县。本以为要过苦日子了,没想到来了之后日子竟然也安逸,只需要将马给养好就行了,其他衣食住行一概不用管。

这回谢邈过来送马,元叔季查看过后既欣喜又可惜。里面有十匹正值壮年、体格健壮的马,能够直接拿来跟本土的马配.种。剩下的马也不差,可是从战场上走一遭后都有点残缺。这要是完整的话,也是难得的好马,他们的本土马跟胡人的马真还就没得比。

谢邈送完便准备走,却被元叔季给拦住了:“前些日子刚生了一批小马,如今人手不大够用,你给铁牛先生带个话,让他拨几个人过来。”

“行,过几天就给你送人来。”

养马这事儿裴大人上心着呢,别说拨几个人,就是几十个人、几百个人,只要元叔季开口,他们还能不给吗?

战场打扫干净过后便是伤亡士兵的善后以及从前那些汉人俘虏的安置了。士兵善后走的是军费开支,他们打仗不要朝廷出兵、出钱,这善后么……伸手要一点也无妨。这笔抚恤金幽州先垫着,得尽快发下去,等回去后再让邓祥杰写个信找兵部要钱补上。

至于汉人俘虏一事,之前说好的祠堂肯定是要建的,就建在永宁县境内即可。这三千人如今还在军中,有家可回的便领一笔钱回家,无家可归的,由军中帮助在北边开荒安家,反正永宁县地方大,便是再来几千人也住得下。

不过在此之前,这些人得跟着书院的先生们听一段时间的课。之前幽州守军在华老先生这儿听课的效果便十分不错,他跟铁牛先生一文一武,将守军们治得服服帖帖。这次回来的汉人就不用铁牛先生出手了,让华老先生跟他的学生来就行了。论洗脑子,他们是专业的。

裴杼为此还特意交代了华老先生一番:“这些人离开梁国已经很久了,虽然绝大多数人都念着故土,但也不乏有罗方之辈,还望先生多加甄别。”

华观复知道他什么意思,不就是捉几个奸细么,于他而言轻轻松松。

裴杼在永宁县将一切事安排好了之后,才连夜回了幽州。算算日子,他前两天写的信应该已经送到御前了,不知道齐霆可还满意否?

裴杼将能提到的人都提了一遍,主要功劳推到邓祥杰身上,毕竟除了他们,外头的人也不知道邓祥杰的情况,类似张如胜、谢邈等一众后起之秀,裴杼也都给他们请了功,连阿尔普都没有落下。

裴杼坦言这位阿尔普是草原部落逃难过来的,对胡人深恶痛绝,得知胡人来犯,说什么都要参军杀敌,在战场上表现十分英勇。他虽有功,但终究不是梁国人,裴杼委婉表示,这位不适合授予官衔,更不适合长久留在军中。他想,齐霆应该也不会信任一个外族人吧。不管怎么样,阿尔普不适合被重用,这家伙随时可能回到西骨族。

裴杼的信不仅送到了,还跟贺朝俞的信一道儿,并排放在了齐霆的案头。

裴杼在信中将功劳推得干干净净,一点没有揽功的意思。而贺朝俞,他身处幽州,并不知道太多前线的战况,但唯独知道一点,裴杼曾赴战场指挥作战过,那个碑便是裴杼叫人立起来的,用以瓦解胡人内部。后来他也一直留在永宁县,是以在贺朝俞看来,这场仗没准就是裴杼指挥打赢的。

他是这么想的,自然也就是这么说的。反正他给齐霆写信向来不需要考虑太多,只用将真实情况写出来供齐霆参考。换言之,他不过是齐霆放在幽州的耳目。

两封信齐霆都看过,看完之后,便越是感慨能有裴杼这样的臣子属实不易。明明自己功劳最大,却只字不提,反而一直为底下的人考虑。若是张戚这么做,齐霆多半觉得这家伙又在装模作样,将功劳分给旁人也只是为了提拔他们,好结党营私。但裴杼不同,齐霆对裴杼印象极好,且裴杼一贯表现也不错,几乎没有什么私心,又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如今看着仍旧是可以相信的。

既然如此,那他不妨再提拔一番。

回到幽州后,裴杼又被政务给淹没了,贺朝俞跟郑兴成、魏平几个虽然能代他处理一部分政务,但是仍有不少事需要他亲自做决断。

裴杼在永宁县待了这么久,积攒下来的活实在不少,他熬了两个通宵,又有郑兴成陪着,才将这些事全都处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