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1/2)

林阅棠觉得能让昌大爷招奶奶他们都惦记那么多年的大厨手艺也肯定不凡, 听到大家都夸赞她做得更好吃,她心里肯定是开心的,不过也会保持公正的态度去分析原因, 除了调汁以外,应该还会有别的因素。

林阅棠猜测:“可能是因为以前酒楼上菜的速度比较慢, 所以等京都骨端到餐桌上已经凉了, 就没有刚刚出锅那么好吃。”

京都骨就是要趁热的时候吃最香,时间长了表面温度降下去,红亮的汁液凝固起来,也会影响口感。

陈大爷这会儿又夹起一块热腾腾的还冒着白气的京都骨放到碗里,他端起碗, 鼻子嗅闻到京都骨的酸甜香气, 不由得露出陶醉的表情:“好像确实是,以前都没有吃过这种还冒着烟的京都骨。”

确实刚刚盛出来的京都骨好吃多了, 表面油亮通红,外层炸得酥脆又挂满酱汁, 骨头上肉嫩滑得轻轻一扯就掉下来, 连米饭也沾染着一层红红的酸甜酱料, 用筷子一夹送到嘴边,香得不行。

招奶奶语重心长地说:“确实有这个原因吧,但这不是关键, 我觉得关键是小棠你的手艺就是更好一点。”

一直在吃吃吃的昌大爷听到招奶奶这句话, 终于也舍得抽出一点功夫附和道:“没错, 我很肯定,就是小棠的调汁更香一点,小棠,你这也太谦虚了。”

林阅棠笑了笑, 其实她觉得谦虚这个词挺好的,做厨师就是要谦虚,这是师傅们教给她的道理。

师傅们都是国宴大厨,后来到乡下居住,在乡宴上吃到让人惊艳的菜品,还会虚心去询问村厨这道菜是怎么做出来的,有什么技巧,就跟汤大姨一样。

林阅棠在汤大姨的身上看见师傅们的影子,对她的印象也不错。

千人千味,一道菜就算有九百九十百个人觉得好吃,但还是会有一个人觉得不怎么样,就说明还有进步空间,只有保持谦虚的态度,才可以更上一层楼。

林阅棠看他们都在夹京都骨,自己的筷子便改了个方向,朝着爆炒鸡枞菇夹去。

菌菇是个宝,怎么做都好吃,可以煲汤可以白灼,用热油爆炒的法子更是香中之香。

鸡枞菌被炒得透着一点焦黄,带着极浓的热气,这一筷子夹起来,鸡枞菌底下滴落着一点泛着油光的酱汁,但因为菌菇本身足够鲜美,所以吃起来丝毫没有感觉到油腻感,反而化解了鸡枞菌那一点干涩,将它的鲜味彻彻底底挥发出来。

“陈大爷,你朋友送你的这个鸡枞菇挺鲜的。”林阅棠吃了两筷子,夸道。

“下个月估计就没有鸡枞菇了。”鸡枞菇是按照时节长的,他们这边通常到了十月中旬就很少长这种菌类了,陈大爷这么一想,也赶紧夹起几筷子鸡枞菇吃进嘴里,脆嫩的鲜香中带着一丝爆炒出来的锅气与辣味,果然鲜美得让人恨不得将舌头都一同吃下去。

昌大爷还在啃着京都骨,听见林阅棠的话,那眼睛就三心二意起来,忍不住往鸡枞菌的方向看去。

刚刚还恨自己没有两个鼻子,现在又恨自己怎么没有两张嘴,最好能这一张嘴吃京都骨,这一张嘴吃鸡枞菌。

昌大爷这样想着,嘴上吃排骨的动作也加快了,用力一扯掉下一小块肉下来。

他先把碗里的洋葱跟切成菱形片的青红彩椒叠在米饭上面,米饭跟配菜此时都黏着一层酸甜泛辣的通红酱料,就这么一口塞进嘴巴里,香味简直妙不可言。

他看着碗里边那块瘦而不柴的排骨肉,又夹来一点彩椒跟洋葱,把肉也给一起叠上去,吃起来就是香上加香啊。

要不是惦记着鸡枞菌,他还想要来一块。

昌大爷打算先吃鸡枞菌,他也是夹起一筷子。

这油润润的鸡枞菌其实仔细一看也很好吃的样子,不过京都骨的卖相实在是太诱人,所以才将它的存在感稍微夺去一点,现在尝进嘴里,入口脆生生的,带着一点韧劲的菌肉在牙齿的咀嚼之下溢出无比鲜美的滋味。

他忍不住跟林阅棠说:“太香了,果然让老陈把这个鸡枞菌给你是正确的,不然就按照我们的厨艺来弄真是白白糟蹋了这一袋子鸡枞菌。”

陈大爷在吃椒盐油炸小鱼,小鱼表面是一层椒盐,外皮裹着的面衣,连里头的鱼骨头都已经炸得酥脆了,不过浑身却没有一点糊味。

夹到碗边,闻见那股椒盐面糊交缠着的焦香味,他再也等不及了,上下牙齿一咬,里边的鱼肉也是白嫩得很,还涌起一点点滚烫的热气,鱼也是要趁热吃才香的,这样才没有腥气。

“小棠做的这个炸鱼也是香得很,之前我还嫌弃自己只能钓到小鱼,没想到小鱼也能这么好吃,以后我就钓小鱼了。”

招奶奶扒拉米饭的手一顿,没忍住反驳一句:“得了吧,菜就菜,别用小棠当借口,你要是钓到大鱼让小棠来做,她一样能做得很好吃。”

林阅棠跟云雅听到招奶奶这句话都没忍住笑出来。

陈大爷叹了口气,只好承认:“现在手气不行,钓不到大鱼了。”

昌大爷也乐了:“之前钓过几条大鱼请小棠做了鱼片粥,那个滋味我想想都流口水啊,还有那个凉拌鱼皮真是卜卜脆的,小棠,你啥时候会在店里卖凉拌鱼皮啊?”

“如果大量做凉拌鱼皮那就需要很多鱼皮了,暂时没有找到很合适的食材。”林阅棠夹起鸡枞菌,摇摇头。

昌大爷觉得有点惋惜,不过他还记得正事的:“新菜就是京都骨吗?还有没有别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