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都在操心(1/2)
第82章 都在操心
看着尚进愁眉苦脸的样子,王静忍不住笑道:“别担心是件好事,南方院线尚导知道吧?”
尚进抬眼瞅瞅王静,气哼哼的不答话,他又不是刚从深山老林出来。
作为圈内大导,新鲜出炉的国内第二大院线公司自然是知道的。心里暗自腹诽,嘚瑟什么,有院线了不起啊!
王静心中自有计较,将公司的宏伟蓝图娓娓道出:
“我们腾达文化对影视行业的产业布局已经完成,有南方院线的存在,公司再无短板。
下半年将全面进军大屏幕,公司准备开展导演扶持计划,不知尚导有没有兴趣?”
幸福来的有点突然,尚进自然也对拍电影感兴趣,不可置信问道:“为什么会选我?”
见尚进有些疑虑,王静解释一句,让他安心。
“因为合作过,用熟不用生。当然公司不会只扶持你一人,也会给年轻导演一些机会。
不过你毕竟是成名导演,起码在电视剧领域证明过自己,你的执导能力我们是认可的,公司的资源可以优先向你倾斜。”
尚进兴致勃发,挪动木椅往王静身边凑的更近些,好奇的问道:“这个导演扶持计划具体能有哪些资源?”
王静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她就知道尚进肯定会上钩,诱惑道:“很多,好的剧本、投资金额,宣传力度乃至院线排片和奖项公关。”
“我想拍什么题材都可以吗?”尚进眸光璀璨,沉寂许久的心又躁动起来。
王静知道这些大导演都想拍文艺片去冲奖,但腾达文化可不是要扶持文艺片导演,文艺片又有几部回本的,公司需要的是能赚钱的导演。
“想自主选择题材,那是成为亿元导演之后才能有的待遇,前期考虑收益,优先拍一些小成本的商业片。”
尚进大感失望默然不语,天下果然没有免费的午餐,腾达这哪里是扶持,分明就是需要工具人帮公司拍电影赚钱。
王静自然明白尚进的心思,不过她为人忠厚,真心实意的劝道:“尚导,电影不赚钱,哪里会有人投资,难道全靠对艺术的一腔热爱?
也许你觉得这样的导演没什么自主权,会限制你们对电影艺术的追求,可是圈内想要这样的机会的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给尚进一些思考的时间,加上说得有些口干舌燥,王静拧开瓶盖喝了口矿泉水润润嗓子。
缓了口气,王静诚恳说道:“尚导,也是因为我们合作过,你才有这样的机会。
可能我说的话比较现实,但现在电影行业越发的市场化,先得有票房才有话语权,不能赚钱就只能被抛弃,你考虑考虑。”
虽然腾达的扶持肯定限制颇多,但进军大屏幕的机会难得,尚进左思右想犹豫不决。苦涩的回应:
“王总,容我慎重考虑一番,我的身份你是知道的,我还要和组织汇报请示,我会尽快给你答复。”
王静面上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知道尚进已经心动,不然不会提起和组织汇报,这事十有八九是成了,能帮腾达文化招揽一位大导演也算功劳一件。
王静也不过分催促,“不急,今天也只是提下这事,目前还是要把《武林外传》拍好。”
尚进点点头,“我晓得。”
《武林外传》收视率越高,以后拍电影他所能争取到的条件就越好,打定主意后面拍摄时对所有演员的要求再提高一些,精益求精力求佳作。
“我还有事,先走一步。”
说完王静就去处理剧组近期的财务审核,独留尚进一人在监视器前低头沉思。
“哎!”过了半晌尚进才晃过神来,望着王静已经远去的背影,无奈叹息一声。
四月的阳光明媚、柔和,透过玻璃照在身上,让人觉得很舒适、温暖。
宽敞明亮的腾达集团董事长办公室里,张钊正襟危坐,正视着近在咫尺,年龄比自己小了二十余岁的宋词,心中忍不住感慨真是英雄出少年。
宋词正低头翻看着一份材料,是张钊一早送过来的,建议加快腾达文化进军大屏幕的计划书。
张钊的计划举措很详细很合理,每一条都契合市场,强化腾达文化运营能力,宋词看得极为仔细,一条一条的审阅,还时不时闭目思索一番。
过了约一刻钟的时间,宋词把计划书看完,觉得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前世张钊能一手创立乐视影业,固然有热爱梦想的贾老板支持,但自身确有真材实料。
“关于你罗列的几条发展规划,我原则上全部同意,合作投资、风险共摊思路是对得。
但像《同桌的你》、《匆匆那年》这种基本确定可以赚钱,又能捧人的影视项目就不要分出去了,如果缺资金你打申请,集团会适当支持的。”
“我明白了宋总。”张钊若有所思,点头称是。
宋词将手中的文件随手放在办公桌上,整个人倚靠在舒适的长椅上,慵懒的问向张钊:“我写的剧本你看了吗?”
自从张钊和他汇报过,建议加快腾达文化进军大屏幕的计划后,宋词也很上心,特意写个小剧本,准备作为公司第一部电影。
张钊回过神来,连忙夸赞道:“看了,宋总大才,非常优秀的剧本。”
宋词颔首,“那公司第一部电影就拍我写的《夜店》,成本应该不大,主要是先试试水,锻炼锻炼团队。”
“我估算过,制作成本不会超过180万,压一压的话,160万也能拍。”
张钊作为一位优秀的制片人,看到剧本的同时基本上能估算出拍摄成本,展现出较高的专业素养。
宋词对《夜店》很有信心,加强宣传票房应该不会比前世少,便习惯性的把事情直接安排好。
“应该可以再拉点赞助,成本还能更少。那这事就这么定下,男一号请徐争演吧,男二给乔正宇,女主我另有安排。”
张钊不同于王静,初次和宋词谈工作有点不习惯他的节奏,没想到董事长如此强势,三、两句话就把事情全定下来,完全不征求他的意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