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2/2)

若是完成,少说也能给吕禄封个官当当,之前那么多秘密任务不好放到台前,此番却是能够光明正大,给予重赏了。

他装作一副为难的模样,半晌下定决心:“表哥,这里有个将雕家发扬光大的好机会,我思来想去,还是把它暗箱操作给你。”

在不对劲的建成侯府待着,吕禄整个人都别扭了起来,往日痴迷的雕刻好像也不那么吸引人了,尤其在亲爹每每催促的情况下。闻言,他一下子支棱了,不论是陛下所说的“发扬光大”,还是“暗箱操作”,都让他热血沸腾了起来,果然,还是表弟对他好!

他恨不能立马拍胸脯,也立马将上回蹲大牢的辛苦抛在了脑后:“禄任凭陛下差遣。”

刘越循循善诱:“听过雕版印刷吗?”

……

“雕版印刷,雕版印刷……”吕禄走出宣室殿的时候,嘴里一个劲地念叨。

用作雕版的字迹,丞相府已经整理出一份厚厚的小册。除此之外,陛下拨给他二十个工匠,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整整二十个!

吕禄快被天上掉下的幸福砸晕了,他可以凭借陛下的手书,随便去少府提人,看上哪个提哪个,这权力,便是寻常官吏也比不得。

想到这里,他的面庞漫上兴奋的红晕:“雕版印刷……”

叔孙通恰好与他擦肩而过,闻言扭过头,这小子明显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都忘了和奉常公问好。

叔孙通笑着摇摇头,显然没放在心上,少年人啊。

不过,雕版印刷又是什么玩意?

很快,叔孙通把这个疑问抛到了脑后。这回面见天子,是为了旁敲侧击,他有意叫儒生“走出国门”,并不是胡乱决定,而是深思熟虑的。

说实话,连纵横学派都崛起了,谁不眼红?眼见诸子百家卷到不行,他必须开辟新赛道,而他思考了一天一夜,最后得出一个悲观的结论。

儒家玩经济玩不过黄老,当官僚当不过法家,这不是空口捏造,而是有事实依据的。货币改革的主张,是黄老学派率先提出,而当官么……从前出了个公孙易和公孙家族,足够他们抬不起头来。

这不是说儒家就没有好官了,叔孙通大言不惭地认为,他自己,北平侯张苍,还有陆贾贤弟等等,不都是简在帝心的好官么?只是数量太少,不足以与别家抗衡,何况还有齐国那边的鲁儒捣乱,真的讨厌死了。

悲观的情绪席卷了叔孙通,最后他静下心来思考,或许儒家太急功近利,也太浮躁了。就算哪哪也比不过,他们也有一项无法比拟的优势,放眼天下,无人能出其右!

那就是教化。

相比黄老对入门门槛有要求,他们除非选拔精英弟子,很少在乎资质,有教无类,还真不是扯大旗的虚言。

南越说汉话的百姓多如牛毛,至于聚居部落的土人,只要能交流,都不成问题。他们儒生又不是吃不了苦,肌肉发达的比比皆是,若能以教化使万民归心,让南越人都以汉人自居,南越,迟早是大汉的。

哪怕要花十年,二十年,又有何妨?

再说了,南越,那是秦皇都没有彻底征服的地方。叔孙通以为,意识形态的归一,远比武力征服来得长久,若真成了,功劳定不比蒯通来得弱!

昨日,叔孙通将自己的观点与陆贾一说,他明显发现陆贾心动了。

也是,别看陆贾从不掺和儒门内部事务,陆贾真的不希望儒家壮大吗?不见得。

他不像张苍师从荀子,天然有着出身与底气,儒家壮大了,对他来说只有好处,因为他身上永远贴着儒生的标签。就像张苍见到好苗子贾谊,便倾尽全力教导一样,一旦遇上欣赏的儒家英才,陆贾也会不吝提携,“以教化使南越万民归心”,这样的前景,谁不动容?

哪怕是水中月镜中花,他也要试一试,凭他是儒生,是汉人,是陛下的良臣。

叔孙通深吸一口气,从回忆中抽身,大步踏进了宣室殿。

入眼两只膘肥体壮的大狼,皮毛光滑油亮,他当即一笑,眼底浮现喜爱,然后下拜下去:“臣,叔孙通参见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