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见清虚,见天地(1/2)

第236章 见清虚,见天地

“你是清虚大师?”

项羽听到了项梁之前说的话,所以此刻他也猜到了清虚的身份。

见项羽一脸的好奇,清虚点了点头。

看到清虚的动作,项羽鼓起勇气继续说道:“祖父跟我说起过大师,他对大师的评价很高。”

之前从太多人的口中听说过清虚,所以在面对他的时候,项羽心里还是有些紧张。

天明也下意识看了过来,眼前之人,无论是盖聂,还是项梁,都有著极高的评价,如今见到了,他自然也想看看来人到底有什么能耐。

“是嘛~”

闻言,清虚轻声一笑。

他知道项羽说的那个人是谁,项燕,作为楚国的大將军,当时在楚国权倾天下,一手遮天。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但这个人自始至终都没有想著叛变,对於一个手握大权的人来说,这样的决断到底需要多大的毅力,寻常人根本无法想像。

“当年与大將军见面的时候,说起来已经是七年之前的事情了,当时的楚国可没有你想像的安稳,在秦国的攻势之下,楚国的国都也搬到了寿郢城。”

“你的祖父就是在那种情况下稳住了楚国的大局...

,说起当年的事情,清虚的眼底闪过几分追忆之色。

当年的事情好似歷歷在目,那些人和事好似发生在昨天一般,只是时光荏苒,岁月变迁,一切都不復存在了。

“楚国能够坚持到最后,你的祖父出力很大,或许这也是南公会做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预言的原因。”

听到此话,项羽轻轻一抱拳。

项梁缓缓吐出一口气,其实在最后的时候,楚王对自己的父亲已经有了很深的忌惮。

项燕在楚国军中威望太高,军中很多將士只知项氏一族而不知楚王,所以在与別国的对战之中,楚王会故意针对他们项氏一族,对於此事,他也曾跟项燕反应过,但最后项燕却没有多说什么。

“沧海桑田,潮起潮落,一个国家灭亡,便会有一个新的国家兴起,这样的事情终究是无法避免的。“

“我曾听人说过,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秦国能够完成一统,天时、地利、人和三元俱在,其他各国罪不在战,而是天意难违。”

站在一旁的范增听到此言,还在抚须的手忽然一顿,此番言论对他来说,是一个非常新颖的角度,他从未在百家之中听其他人提起过。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范增反覆咀嚼一下此话,心头不免升起一丝异样。

此等见解,可不像是一个修道之人能够想出来的,更像是一个智者,从更高层次俯视时光长河得出的结论。

並且,在他看来,这个结论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和可验证性。

“大师此言发人深省,范某佩服。”

听到范增开口,站在一旁的项梁不由出声介绍道:“清虚大师,这位是范增先生,是兵家的一位奇人,之前一直在父亲手下担任谋士。“

清虚闻言,目光看向范增。

在歷史长河之中,那些留下名字的人物不算太多,歷朝歷代只有寥寥数人,而眼前这位便是一个。

秦灭之后,楚汉爭雄。

若是那位西楚霸王愿意听到范增的意见,后来的天下到底是姓汉还是姓楚当真很难说o

“范师傅,清虚师这话是有什么深意吗?”

项羽站在一旁,右手捏在自己的下巴上,眼中有思索之意闪过,对於这种涉及天下大势的看法,他还是很有兴趣的。

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他还是有些弄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在他看来,分和合之间似乎並没有確切的联繫。

“分合之间,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没有什么联繫,但若是细细想来,又暗合天道至理,无穷无尽。”

范增抚须而嘆,对於一件事情的看法,每个人或许都是不同的,因为每个人经歷的事情不同,其格局眼界也不同,清虚此言,其目光之远,格局之大,让人望而生畏。

“从本意上来讲,一个国家其实只有两个状態,一个是分,一个是合,除了分就是合,所以最终的结果也只有这两个。”

“但国家的分合却又不会如此,春秋战国以来,周天子名存实亡,各个诸侯国相互攻訐,甚至大动干戈,这便是分的一种状態。这种状態一直持续了五百多载春秋,直到秦国完成一统,才结束这种纷爭不断的情况,而这种状態,可以称之为合。”

“分合之间,好似没有明確的界限,好似也没有原因,可事实却並不是如此。儒家的荀夫子在《王制》一文中曾说过,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国家的兴衰存亡看似繫於王一人,但更多的却与治下的百姓息息相关,天下纷爭不断,百姓便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羽儿早年混跡军营,对於这种情况应该也有所了解.—.

,,“战爭持续的时间越长,老百姓对於和平的呼声会越高,对於战爭的牴触也会越强,这是一种天下大势,如同滚滚江水,势不可挡。”

说到这里,范增在心底又嘆了一声,这样的思想,在兵家並不是主流。

兵家讲究的是以战止战,以战爭求和平,只有如此,和平才能实现,而战爭就会死人,只是双方死伤不同而已,胜者一方伤亡会少一些。

而关於士气方面,则是统帅们自己去想办法,如何去激励,有很多方法会牵扯到他们自己的亲人朋友。

可谁也无法保证自己一定会活著回来,自己的亲人战死沙场,留在世上的人便会越发厌恶战爭的存在,日积月累之下,期望和平的呼声会越来越高。

“所以清虚大师说秦国一统,天时地利人和俱在,各国罪不在战,而是天意难违。“

听到范增的解释,项羽和天明相视一眼,心里不明觉厉,他们听懂了一部分,也有一部分並没有听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