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南宁蒲庙伏击,800日军授首(1/2)

第634章 南宁蒲庙伏击,800日军授首

方文手中的木棍在沙盘上的邕江南岸重重一点,指尖停在蒲庙镇南部:

“这股日军距离蒲庙镇15公里的新江圩,约 800人,携带轻机枪和迫击炮,经过长途行军,正在此地修整。”

“什么?”

军官们激动不已。

韦军长也坐不住了。

南宁的地形,以邕江为最后的防御。

邕江以南的区域,西侧地形以山地为主利于防御,东侧地区也有山区地形可以防守,但就是中间有一个缺口,缺口处地势平坦,蒲庙镇就在此处。

因此,一旦日军占据蒲庙镇,就等于在国民军的防线上撕开了一个缺口。

而且这个缺口是最适合日军机械化部队进攻的区域,会对国民军造成致命威胁。

“鬼子竟然快打到这里了?该死,我竟然不知道。”

韦军长猛地站起,就要命令部下向蒲庙镇调兵,加强那里的防御。

但又没有这么做,因为方文在这个节骨眼说出来,必然是有计划的,还是听其说完的好。

“方指挥,你继续。”

方文点头,继续说道。

“他们的目标是蒲庙——只要拿下蒲庙,就能将我们在邕江以南的防线一分为二,还能集中兵力强行渡江,威胁巨大。而且日军能派800兵力孤军深入,必然是精锐,不可小觑。我的想法是,打虎需尽力,以优势兵力,结成埋伏圈,等其进攻蒲庙时,将其包围,全数歼灭。”

想要歼灭一支日军精锐部队,难度可不小,在场的军官中,有参与过台儿庄和武汉会战的,知道日军精锐的战力,不由出声道。

“方指挥,我们至少要5000兵力才吃得下这些日军。可现在防线分散,我们31军没有这么多兵力可以调遣。”

“是啊,800人的支队,敢孤军深入到蒲庙眼皮子底下,必定不可小瞧。可咱们蒲庙现在只有一个营的兵力,能从其他防线抽调的最多也就1600人。加起来不过2000多,恐怕吃不掉。””

方文看向韦军长。

韦军长叹了口气:“日军三路分兵,我军负责防御南宁,只能多处驻防,如果其他地方抽调兵力过多,也会让他路日军有机可乘。我能调的是军直属警备团,外加城里的警员保安团人马,加上镇上的一个营确实只有2000多点。”

从37年打到现在,国民军的将领已经对自身实力有了正确认知,倒是没有以前那种自大了。

但方文要打的仗,却和他们想的完全不一样。

是以,方文回道:“2000人够了。”

此话一出,全场震惊。

大家不相信方文可以做到。

但韦军长却有自己的消息渠道,知道方文在北方作战时创造的一些军事奇迹。

如今局势下,还不如死马当作活马医,或许能换得一丝转机呢。

是以,韦军长做出决定,拍板道。

“那就这么定了,这次作战,由你指挥,你说说看,要怎么进行。”

方文临危受命,不急不躁,说出心中方案。

“正因为他们孤军深入,没后续援军,也没重武器,咱们才有机会吃掉。”

他拿起代表桂军的蓝色小旗,在蒲庙镇周边插了三枚,“我们首先要做到三点,一,让蒲庙的守军收缩到镇内,故意露出西侧的防御缺口,引诱日军以为有机可乘,主动向镇内进攻;二,在西侧公曹村埋伏800人,在东侧莲塘岭埋伏800人,暂时按兵不动,等待合围。三,等日军入瓮,我会通知两侧军队行动,并带领航空队配合作战,力求在半日内解决战斗。”

这么做能行吗?

军官们不敢置信。

韦军长却拍案而起:“就这样,我负责地面指挥,你负责空中指挥,但如何及时联络,你得给个说法。”

“我出去拿个东西。”

方文起身,走到会议室门口,打开门,从外面龚修能手里接过装步话机的箱子。

他拿着沉甸甸的木箱走回来,将箱子放在沙盘旁的长桌上打开,取出六台通体漆黑的步话机整齐码放,机身上印着“泰山军工”的银色字样,天线折迭着贴在机身侧面,旁边还放着几捆黑色通讯线。

“这是泰山军工最新生产的便携式步话机,有效通讯距离 6公里,自带手摇发电功能,就算没电了也能手动发电继续使用。”

方文拿起一台步话机,熟练地展开天线,轻轻转动旋钮调试频率,“我已经预设了三个频道:一号频道给蒲庙镇内的守军,二号给公曹村和莲塘岭的伏兵,三号给航空队和指挥部,每个频道都是保密的,不用担心日军通过类似设备截听。”

韦军长凑上前,伸手摸了摸步话机的外壳,触感坚硬冰凉:“这东西真能在战场上用?之前咱们用的通讯兵跑断腿,消息还经常传错,要是这玩意儿靠谱,指挥能省不少事。”

“您放心,这是经过实战检验的。”方文递给韦军长一部打开的步话机,然后按下自己面前那部的通话键,对着话筒说道,“这里是航空队,收到请回复。”

“我要怎么操作?”韦军长问道。

“打开这个开关就可以接收了,现在是开启状态。调整频率是这样的,只有三个频率,你要与对方说话,按下这个,对准声筒口。”

在方文的指导下,韦军长照做,对着声筒口:“这里是地面指挥部。“

方文面前的步话机传出他的声音。

如此演示,在场的军官们都露出惊讶的神色——

如果通讯距离真的在6公里,那就太有价值了。

方文关掉通话键,继续说道:“我给每个埋伏点配两台步话机,一台由指挥官随身携带,另一台留给通讯兵备用。等日军进入蒲庙镇南的埋伏点,镇内守军先用一号频道报信,并交火阻击引诱敌军进镇。公曹村和莲塘岭的伏兵收到消息后,立刻从两侧包抄。”

他拿起一支粉笔,在黑板上画了简易的通讯流程:“在地面部队出动后,我们航空队也会出发。我和炮舰机队到达后,会对地面敌军进行持续性空中火力压制,地面部队听到轰炸声后,再发起冲锋。”

他的意思很好理解,前线3方部队,以及空中航空队,还有城里的指挥部都可以通过步话机进行实时互通,让战场信息保持随时畅通。

这样,可以保证部队之间的准确协同。

韦军长看着桌上的步话机,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有这东西,咱们的指挥就能跟上了!之前打硬仗,总因为消息传不及时被鬼子钻空子,这次有了步话机,看他们还怎么跑!”

他严肃道:“参与本次行动的,都留下,其他人解散,记住,把嘴巴闭上,不得将这里听到的事情泄露半句。”

随即,大部分军官离开了会议室。

剩下军官们纷纷围到桌前,有的拿起步话机摆弄,有的向方文请教调试方法,原本凝重的会议室顿时热闹起来。

方文耐心地教他们如何切换频道、如何手摇发电,还特意叮嘱:“步话机的电池要省着用,非紧急情况别一直开着;要是被日军俘虏,第一时间把步话机砸了,绝不能让鬼子拿到。”

半小时后,该教的都教了,方文告辞离开,回到水上机场那边。

在水上机场,他将剩下的步话机分发给飞行员,再次讲解如何操作。

将泰山步话机放在飞机里,也能解决这批炮舰机没有无线电语音通话设备的问题,让方文的指挥能更好更及时的传达给飞行员们。

蒲庙镇伏击计划,立刻实行。

直属警卫团和城里的警备部队兵分两路前往公曹村和莲塘岭。

驻扎在这两侧,既可以为伏击做准备,也能防止日军突然改变进攻方向,起到阻击作用。

这一夜,日军并没有强行行军进攻,倒是无事发生。

翌日,清晨时分。

蒲庙镇西侧的防御工事里,桂军士兵们故意将步枪斜靠在战壕边,有的甚至坐在战壕沿上抽烟,营造出松懈的假象。

镇内的守备营长在高处观察着远方,手里紧握着步话机。

这时,一名哨兵快步跑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