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1/2)

“其实……我爹也来了。”应劭之看了一眼陆安, 心虚地说:“他还想见见你。”

毕竟……话都没说一句,就让自家儿子掏了家里的钱去买一百一十五万五千斛米。

换算成钱财,当有铜钱三十万贯了。这笔钱, 便是在世家大族也不属于小数目了。

陆安讶道:“未曾想伯父来房州了。陆某身为晚辈,应当是陆某去拜见伯父才对。”

又一低头,看到身上为了赈灾,东奔西跑导致灰扑扑的衣袍, 又不好意思地说:“只是如今正在赈灾, 陆某无有时间去换洗衣物,只能失礼了。”

应劭之说:“没事。我爹不在乎,他现在可能比你还脏。”

等见到应伯父时,对方正在帮百姓搬湿木板, 湿木板上一股子江水雨水混杂的腥味,但他也不嫌弃, 姿态和善, 和屋主人有说有笑。身上衣服到处是泥印子, 确实比陆安还脏。

应劭之:“爹——”

应益之拱手:“爹, 九思来了。”

应伯父便“哦?”了一声,看向陆安,表情很是高兴:“这便是九思吧?果真一表人才。”

“伯父。”陆安礼貌拱手。

陆安与应伯父交谈了几句后, 对应伯父印象倒不坏。对方是一个说话一团和气, 不爱摆长辈谱的人, 只是也不像他大儿子,三两语就容易亲热, 反倒是像他小儿子, 待人待事比较客气——他客气地对陆安说:“待此次灾情过去了,欢迎九思你来通州玩儿, 让那俩小子做东,一尽地主之谊!”

陆安便也客气地回应:“若有时间,定往!”

双方都没太把这话当真,有时间就去,没时间就算了。

双方一起使力,把泥泞里那根房梁抬了出来,放到一旁,房梁一震,中心一只老鼠惶惶蹿出,奔过应伯父的鞋面跑远了。

应伯父看了一眼那老鼠,笑道:“好肥的耗子,回头抓到他的百姓可有口福了。”

陆安深以为然地点头。

应伯父回首看向陆安,问她:“听闻九思与张通判有私交?”

此人倒是会做人,知道科举在即,哪怕周围没几个人也不能说陆安和房州知州有私交。

陆安略一拱手:“陆某的字是通判取的。陆某视通判为自家叔伯。”

“那便好。有个事得请九思转告张通判。”

应伯父严肃起了脸:“救灾再忙,也不能忘了荆襄乃蛮荒之地,百姓好巫轻医——我一路行来,已强破两三处活人祭祀了。”

陆安一下子笑不出来了。

但房州通判得知活人祭祀一事,却是没有任何惊讶表情,平静得好似不在意:“此事我已猜到了。”

——但只看他下意识按住自己腰间佩刀,便知不是真的不在意。

房州通判说:“你们可知我在房州处理过多少次巫祝行骗了?”

房州属于荆襄地区。

而荆襄地区虽位处中原腹心,却因其被山地环抱,等同于薪人眼中的蛮荒之地。

当然,蛮荒的不止是其地形,还有其风俗。

——荆襄乃楚地,信巫鬼,重淫祀。

有多信巫鬼呢?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杀人祭鬼、弃医信巫。

朝廷一直试图以儒释道来教化荆襄百姓,以政令、法律来约束这股巫风,但成效甚微。

除了楚俗大环境的影响外,还有就是此地巫风猖狂,巫祝为了敛财会欺骗和恐吓百姓,令他们不敢不信。

可百姓其实不知自己是受到了恐吓。他们眼里那些巫祝都有真本事,真的能沟通天地神灵。你和他们讲道理完全讲不通,逼急了他们还会自残以谢神灵。你要是强制去搜捕巫祝,他们还会给巫祝通风报信,将巫祝藏起来。你突破重围把巫祝杀死了,他们还会去找第二个第三个,或者不找了,自己自学。

“就是这样。”房州通判轻声对面前几人说:“我刚来房州时,也是信心满满,傲气十足,只觉巫祝有何难破,学西门豹便是。却忘了,我会识字看书,那巫祝难道就不识字不看书了?他们指使百姓庇护他们,让百姓老远见了官兵便向他们通风报信,我们的人连那些巫祝的面都见不到,更别提说什么让他们自己去向神仙询问,然后杀死他们了。”

应益之直接问:“难道他们见不到其他人被巫祝骗得家破人亡?”

房州通判道:“见到了。怎么没见到?但他们会以为是其他人亵渎了神明。”

紧接着,房州通判细细说了自己见识过的案例。

有一位身强体壮的农夫,初春时感染了风寒,本来去看看医师,开一剂药就能治好了,他也不是没钱治病,但他不信医师,只信巫师,花钱去买巫祝的符水,人快拉虚脱了都不见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