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1/2)

若未曾经历,李善情也不会相信,一个人从二十年来一如既往的自信,到完全地封闭自己;将热爱亲近他人、喜欢开玩笑、热情与天真的习惯,彻底从人格中剥离出去,只需短短几个月。

一月初,庄叙生日那一天,是李善情与庄叙温情尚存的最后一刻。

滨港的凌晨十二点,是番城的早晨八点。这天番城天气晴朗,太阳温柔地将百叶窗照得发出白色的圣光,李善情给庄叙打电话,祝他生日快乐。

若声音可以转化成视觉,庄叙的嗓音或许像温和的银器,有一种绸缎般的平滑。他语气含笑,说:“谢谢,早安。”

“我给你定了花和蛋糕,白天会送到你家里,”李善情告诉他,“还有一件我觉得很适合你的外套,必须喜欢知道吗?”

两人的物质欲望都十分不强烈,李善情平时并不逛商场,不知该送什么礼物,在网上挑选了半天,最后选了一件觉得庄叙可能会穿的衣服。

“等到了之后,你记得穿上拍照给我看。”李善情说,拿起他最近一直摆放在自己房间茶几上的,从庄叙办公室强行带走的小兔子摆件,用指腹摩挲兔子的耳朵。

“好。”庄叙答应他,他们说了晚安,李善情出门去上课。

白色的太阳高悬在天空,不过番城的气温还不高,李善情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课后,他来到研发中心的办公室。

noalume的项目发展得很快,十一月,他们突破最重要的技术难点后,即将准备动物实验。研发中心的成员不断增多,因此在上个月,他们又多租了一层楼方便办公。

倒不是想要吹嘘自己,也从未对庄叙吹嘘过,除了健康状况不稳定之外,在智力与专业甚至幸运方面,李善情确实认为自己是独有而不可替代的。

毕竟不绝于口的夸赞,李善情在项目不同顾问专家教授口中听见过无数次。卢正明都常常感慨,没料到研发的过程会如此顺利。

只要获得足够的资金、资源和够尖端的团队,李善情便能以最快的速度选择作出最优解法,精确而迅速地通往成功。

李善情每周至少要在研发中心和实验室待四十个小时,自信把每一分变化都掌握在手中。然而这天走进房间,却陡然发觉,自己的研发中心,已经多出许多他没那么熟悉的面孔。

这似乎是从卢正明为他找了一个新人事开始的。

年长的,年轻的,不知听谁的指挥,各自做着事。大部分是李善情的安排,在计划之中,但也有些并不是,像是不知从何处自带了什么任务。

李善情心中觉得不对劲,有些迟疑,没有回办公室找他新聘的助理,而是慢慢在楼上楼下走了一圈。

他观察了所有人电脑中的内容,离开办公室,去了一趟实验室,想起前几天来自朋友的告诫。

有过演讲的教训,也对伦理的内容很重视,近一年来,李善情从未完全掉以轻心。

不过走出实验室后,他坐在实验楼外的长椅上,翻看着这两个月新进研究中心的人员的履历,也不得不承认,可能是他在象牙塔与医院待得太久,缺乏基本的警觉,或者是由于他盲目的自信,让卢正明找到了空隙,慢慢将他变成一只泡进温水中煮制的青蛙。

清醒过来,他才发现原来被架空的危险已与自己如此贴近。

也不得不承认,确实是生日那天,庄叙的压迫性的讯问让他感到极为不适,他才终于鼓起反省的勇气正视。虽然现在却已不知是否还来得及。

李善情翻看完履历,思考了一段时间,给卢正明打了个电话。

卢正明接起来:“善情,有什么事吗?”

“我今天发现,现在我们项目组的人多了一大群,”李善情用平时惯用的口吻与他聊天,“好多人都在克里兰公司待过。”

卢正明不知怎么,顿了顿,才温厚地问:“是么?我倒没注意,这些人有什么问题吗。”

“当然没有,”李善情轻松地解释,“就是觉得有点奇怪,克里兰的人员流动怎么会这么频繁?记得你和克里兰的ceo关系很好,就打电话过来,想了解一下,避免在我们这儿也发生这种情况。”

卢正明便笑了笑:“我倒也不清楚,会不会是他脾气太差了?下次带你见见他,你可以观察。”

“好啊,我随时有空,等动物实验开始后,我也想和哈罗德多聊聊以后植入推广的事。毕竟你知道,市场化不会太远的,”李善情说着,半真半假地抱怨,“可他总不理我,把我当小孩子看,还嫌我发牌发得不好。”

“真的?我还以为你和他不对付。”卢正明笑了,告诉李善情,他下午本要与哈罗德打高尔夫球,若李善情有时间,他们可以改成去室内俱乐部打牌:“这次我来发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