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1/2)

徐鹿鸣没有食言,翌日就从空间里取了许多荔枝出来。除了家里和付今夕处,他也给他的下属们送了一些。

钱贵他们还好,先前徐鹿鸣去岭南和在长丰县的时候,都会给他们拿一点,多少是尝过荔枝味儿的。

杨兴他们就不一样了。

以前高东宝吃肉,连口汤都不给他们喝,如今徐鹿鸣自掏腰包买的荔枝,也要分他们一些。

这可是京里好些贵人都吃不上的果子,如今却叫他们先给吃上了。

好几个人高马大的汉子当场就红了眼睛:“老大,跟着你可真好啊。”

不受苦,不受累的。

徐鹿鸣性子也好,从不打骂下属,也不会不把下属当人看,指使他们干这个干那个。

带着他们挣钱,还给他们恩惠。

“都是些成家立业的汉子,几个果子就叫你们红了眼睛。”徐鹿鸣面皮薄,受不了这样腻腻歪歪的,“要真觉得跟着我不错,就认真帮我做事。”

“老大有吩咐,但说无妨。”一群汉子,此刻正是情绪上头的时候,别说是徐鹿鸣叫他们做事,怕是叫他们上刀山,下火海也去得。

“也没甚大事儿。”徐鹿鸣让他们先放松心情,然后再把他想做的事儿说了,“之后你们放人进出城门的时候,遇到那些商人,可以多一句嘴儿,问他们要不要帮忙介绍客人或者帮着卖货。”

京城每天天南地北来的人儿太多了,又没个通讯,信息差不要太多。

就好比昨儿徐鹿鸣在姜苏木记录的册子里瞧见的一岭南商人,带了一大批流光锦进京。

这布像彩虹一样,穿在身上通过光的折射会不停地变换颜色。

这位岭南商人一拉拉了五大车,脸上的笑容是掩饰不住的得意。

可徐鹿鸣知晓,这布开春的时候,就有江南的商人拉到京城来贩了。

因为姜辛夷开春去给几个高门大户家的贵女们治病,她们感激姜辛夷,送了他一匹。

姜辛夷不喜欢穿颜色太过亮丽的衣服,拿去裁缝店给绵绵和姜紫芙几个小的,做了两身新衣裳。

京城的风靡变换很快,几乎三个月就要变换一次,时下都七八月,过去了大半年了。

京里的哥儿、小姐们早就不稀罕这种布了,现在天热,她们喜欢穿纱,烟罗纱、雪雾纨,这些才是时下最紧俏的。

这位商人的五大车货,注定白跑一趟。他的结局无非是两种,一是把货拉出京城,拉到别处去卖,二是就在京城里把货贱卖给别处的商人。

无论哪种,徐鹿鸣相信,都不是商人想要看到的结局。

这个时候就轮到徐鹿鸣出场了,他手握整个京城的资源,当然有法子既不叫商人吃亏,又能把货都卖出去。

只是徐鹿鸣也不能白做工,总得给他和他的这些手下一些好处不是。

徐鹿鸣吩咐的事儿,都不叫事儿,当天上值的时候,负责放行的侍卫,就把这事儿给每个进出城门的商人们说了。

起初商人们听了打趣:“哟,你们皇城司这是不看城门,改做牙人了?”

牙人,除了做人口买卖和畜牲买卖之外,有时候也做各种牵线搭桥的事儿。

跟徐鹿鸣这个资源整合很像。

来京城的商人,不知道该做什么时,就会去找牙人,或让他们帮忙,或从他们嘴里探听消息。

可牙人到底只是一些零散的组织,有些牙人为了挖客人,相互间会传许多真真假假的小道消息出来。

光是辨别都得耗费好大一通时间,更别说谈事了。

哪有徐鹿鸣这儿掌握的一手消息,直接一步到位的方便。

钱贵常与人八卦,练出了一口的好嘴皮儿:“瞧你这话说得,牙人怎么了,牙人也是份正经买卖呢,京城里的消息,何处比得过我们皇城司,你到我们皇城司来打听消息,不比你去找牙人打听消息靠谱。”

商人们着急进出京城进货贩货,并未把这话放在心上。

但皇城司的人在城门口跟每个进出城门的人都说了这话,不消半天时间,整个京城都知晓,皇城司做起了牙人买卖。

有不屑的:“好好地看城门的活儿不干,跑去干这不务正业的买卖,也不嫌命长,被陛下责怪可怎生是好。”

也有起疑的:“到底是真当牙人,还是借着牙人这个行当,向我们索要茶水费,谁知道呢。”

城门口人来人往的,他们交谈的声音也没有刻意压低,全被徐鹿鸣听到了,但他浑不在意。

饵已经撒了下去。

就看鱼儿什么时候上钩了。

“……”

赵二娘一早得了徐鹿鸣拿回来的荔枝,尝了尝,眼睛亮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