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1/2)
“没事的,你也是无心之过,不必太过自责,乖啊。”姜辛夷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哭笑不得地安慰了徐鹿鸣许久,将他安抚好之后,这才问道,“事情都办妥了吗?”
“办得差不多了。”
这群县令虽然腐败还不安好心,但从他们嘴里套话不要太容易,徐鹿鸣很轻易地就打听到了他想要的商队消息。
姜辛夷欣喜:“这么说,你很快就能回来了?”
“是啊。”徐鹿鸣也很开心,忙了这么久,总算是能回去见一见姜辛夷,好好与他互诉一番衷肠。
“有没有想要的惊喜?”姜辛夷想着徐鹿鸣出门办事一趟,太辛苦,除了犒劳他,也想让他开心一点。
徐鹿鸣的幸福感都快要溢出来了:“你能抱抱我,亲亲我,就是最大的惊喜了。”
“行啊。”姜辛夷笑,“到时候一定给你这个最大的惊喜。”
有见面这根胡萝卜吊着,徐鹿鸣办事效率大大提升。翌日一早,他就打发曾桐和从良平去找他看中的商队洽谈。
从县令们的嘴里,徐鹿鸣知晓,岭南因着盐场的缘故,商队十分发达,好些家族都是帮人运盐而发的家。
其中最有名的是郑、冯、钟、庄四家。
郑庄两家不用说,那是连苏敏中都夸赞过最重信誉的家族,钟庄口碑差一些,好歹也是四大家族之二,找他们绝对差不了。
可正是因为他们太有名了,每天找他们运盐的人络绎不绝。徐鹿鸣这次要运的盐很多,短时间内必定抽不出人手。
找他们就意味着要四家共同合作。
四家做一样的生意,相互之间必定会有一些竞争。徐鹿鸣不怕他们有竞争,就怕他们在竞争中相互使绊子,殃及自己。
西北与岭南隔着千山万水,他又想借这次差遣升职,运盐一事不容闪失。
徐鹿鸣宁愿麻烦一点,找一支商队慢慢地运,也不愿意中间出点差池。通过县令们的嘴,他还真打听到一家,潮州黄家。
这是一家寡妇商队。
当家人黄素琴早年丧夫,中年丧子,现与儿媳卢晓柔共同经营一家运输商队。
行商的人都很信奉玄学,像黄素琴这样克夫又克子的女人,通常都被认定为不吉之人,更何况她还是个女子。
找她做生意的人少之又少。
可黄素琴不信命,靠着接别人不接的苦活、累活,硬生生在一众商队中站稳了脚跟。
虽说名声不显,被那些县令们提起的时候,也是嘲讽和鄙夷居多,但徐鹿鸣却很欣赏这家商队。女子行商本就不易,她们能顶着这样的压力,不怕苦不怕累地把商队做起来,必然会很珍惜每一个来之不易的单子。
徐鹿鸣的生意不小,做好了,一年都不用再愁生计,她们肯定会认真负责的。
果然,曾桐和从良平上门把这事儿一说,黄素琴和她的儿媳卢晓柔两人都跟被馅饼砸中似的,不敢置信:“如此大的单子,真要交给我们婆媳二人来做?”
“我们人都已经上门了,这还有假?”曾桐依旧改不了自己流里流气的毛病,翘着个二郎腿,悠哉游哉地说。
好在从良平人看着踏实稳重得多,他向两人道:“我家大人看中两位夫人是信重两位夫人的人品,若是两位夫人阳奉阴违……”
“不敢不敢。”黄素琴忙道,“承蒙军爷看重,我们黄家一定给军爷把差事办好。”
签契约的时候,两人还十分懂事地给曾桐和从良平一人塞了个荷包,里头装着银锭子,一捏就知分量。
曾桐和从良平要说不心动那是假的,这可是他们好些年的收入,收下拿回去,也能让家里宽裕好一阵子。可两人都很默契地没要。徐鹿鸣三令五申过,跟着他不会缺钱花,让他们别贪外头的蝇头小利害了队里的名声。
这也是徐鹿鸣目光长远,他的目的从头到尾都是升职,升得越快的人越招人恨,若不约束手下人任由他们收别人的银子。
今天他能心安理得地收下别人贿赂的钱,明天他们就能心安理得地收下背叛他的钱。
从源头杜绝,至少别人要拿钱收买他们的时候,他们内心会有个挣扎。说不定有一两个良善的,还能给他通风报信,不至于让他被手下人卖了,还帮别人数钱。
“娘,这……”曾桐他们一走,卢晓柔拿着手上没送出去的两个荷包,不知所措。
“收起来吧,我们这是遇到了贵人。”黄素琴把契约看了又看,确定没有陷阱后贴身放好,见多识广地道,“不贪,说明这支队伍令行禁止,纪律严明,跟他们做生意,只需把该做的事情做好,旁的一律不用操心。”
说完,她脸上这才露出些许轻松的笑意:“这回,怕真是老天垂怜,才在这个节骨眼上,让我们遇到这样一桩好差事。”
常年接一些别人不要的单子,黄素琴跟这些难缠的客人打交道的时候,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使得她时常板着一张脸,少有露出笑容的时候。
今儿她笑不仅仅是因为她接到一桩好买卖,更是因为有了这笔买卖,她们家总算是不用联姻,将手中的一部分生意交出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